2015水利实务重要知识点.doc

2015水利实务重要知识点.doc

ID:59261569

大小:2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8

2015水利实务重要知识点.doc_第1页
2015水利实务重要知识点.doc_第2页
2015水利实务重要知识点.doc_第3页
2015水利实务重要知识点.doc_第4页
2015水利实务重要知识点.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水利实务重要知识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山区、丘陵永久性建筑物洪水标准:1(设计1000-500;校核:土坝10000-5000、混凝土或浆砌石5000-2000);  2、平原永久性建筑物洪水标准:1(水库:设计300-100;校核2000-1000。拦河水闸:设计100-50;校核300-200);  3、临时性建筑物洪水标准:3(土石结构50-20、混凝土或浆砌石20-10);4(20-10;10-5);5(15-5;5-3)。  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指标:Ⅰ(10亿,装机120)Ⅱ(10-1,120-30)Ⅲ(1-0.1,30-5)Ⅳ(0.1-0.01,5-1)Ⅴ(0.01-0.001,)。  5、临时性(导流

2、)建筑物级别指标:3(年限﹥3,高度﹥50,库容﹥1亿);4(3-1.5,50-15,1-0.1);5(﹤1.5,﹤15,﹤0.1);  5、围堰安全超高:3级(土石0.7;其他0.4);4、5级(土石0.5,其他0.30)。  6、坝体扬压力折减系数:ɑ3=0.2  7、均质土坝:粘颗粒含量10-30%,渗透系数10-4cm/s。  8、排水设施和砌石护坡用石料,饱和抗压强度不小于40-50Mpa。  9、砂浆的分层度:1-2cm.  10、混凝土抗压强度是抗拉强度的7-14%。11、硅酸盐水泥密度3100-3200kg/m3,标准稠度用水量24-30%。  12、混凝土粗骨料粒:

3、  (1)细骨料四级(粗砂细度模数F.M3.7-3.1、中砂3.0-2.3、细沙2.2-1.6、特细砂1.5-0.7);  (2)粗骨料四级(特大石150-80mm或120-80mm、大石80-40mm、中石40-20mm、小石20-5mm)。  13、水利水电开挖工程测量中,断面图和地形图比例尺,1:200-1:1000。  14、建筑物基础层轮廓点放样,必须采用相互独立的方法检核,放羊和检核点位之差不大于根下2。  15、混凝土建筑物立模细部轮廓点放样位置,以距设计线0.2-0.5m为宜。  16、采用视准线监测围堤变形点,其偏离视准线的距离不应大于20mm.  17、勘察天然天

4、然建筑材料时,初查阶段,勘察储量一般不少于设计的3倍,储量勘察误差不超过40%;详查阶段储量不小于2倍,勘察误差不超过15%。  18、轻型井点降水(真空排水法、喷射法和电渗排水法)适用用于开挖深度较大、渗透系数较小且土质又不好的地层,地下水埋藏小于6m,宜用单级真空井点。  19、管井降水适用适用于渗透系数较大、地下水埋藏较浅(基坑低于地下水水位)、颗粒较粗的砂砾石及岩石裂隙发育的地层.第四系含水层厚度大于5m,岩基裂隙和岩溶含水层可小于5m,渗透系数大于1.0m/d。  ,20、基坑初期排水对土质围堰和覆盖层,一般开始降水速度0.5-0.8m/d。大型基坑排水时间5-7天,中型3

5、-5天。21、化学灌浆能灌入0.1mm以下的细微裂缝,起堵水防渗和补强作用。  22、灌浆泵允许工作压力应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  23、纯压式灌浆用于孔深不大于15m的情况。  24、当灌浆孔的基岩长度小于6m时,适宜全孔一次灌浆法;大于6m,可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综合或孔口封闭灌浆法。  25、帷幕灌浆段长度宜采用5-6米,加长不得大于10米。  26、固结灌浆压力一般控制在0.3-0.5Mpa。  27、灌浆浓度开灌比5:1。  28、帷幕灌浆的结束标准:(1)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时,在规定的压力下,当注入率大于0.4L/min时,继续灌注60min;或不大于1L/m

6、in时,继续灌注90min,灌浆可以结束。(2)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时,继续灌注时间可相应地减少为30min和90min,灌浆可以结束。  29、固结灌浆的结束标准:在规定的压力下,当注入率大于0.4L/min时,继续灌注30min,灌浆可以结束。  30、土石分级:依开挖方法、开挖难易、坚固系数,将土分为4(Ⅰ~Ⅳ级)。岩石分为12(Ⅴ~ⅩⅥ)级。31、洞室开挖的围岩分类:共分Ⅰ(新鲜完整)、Ⅱ、Ⅲ、Ⅳ、Ⅴ类(强风化)。  32、土石坝中,1、2级坝和高坝的压实度为98-100%。  33、对于非粘性土填筑标准,砂砾石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5。  34、防治跌落和分离是骨料储存质

7、量控制的首要任务。可分层堆料、逐层上升或采用动臂堆料机,使卸料跌差保持在3m以内。  35、骨料进入拌和机前,砂料含水量应控制在5%内,但又要保持一定湿度。  36、堤身填筑作业面,机械施工作业面长度不小于100米;相邻段出现高差,结合坡度1:3-1:5;边线超余量机械30cm,人工cm;土料碾压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3%;分段、分片碾压搭接,平行堤轴线不小于0.5m,垂直不小于3m。砂砾石压实洒水量为填筑量的20-40%;  37、干砌石护坡有涌水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