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的“导”

浅谈语文课的“导”

ID:5926768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9

浅谈语文课的“导”_第1页
浅谈语文课的“导”_第2页
浅谈语文课的“导”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课的“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课的“导”孙文上好语文课,一定要在“导”字上做好文章,写好导案。如何进行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即导读——导析——导思。一、导读所谓“导读”,就是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下,有目的地阅读课文,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尤以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够逐渐自求得之,卒抵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从叶老的话来看,教师导读的着力点不在于使学生“学会”,而在于使学生“会学”。因此,要处理好“导”和“读”的关系,教师只有做到“导”有的放矢,学生的读才能达到目的。例如在学习《狼》时,可设计这样导读:1.导读,要求掌握“止”、“辍”、“窘”、“顾”、“洞”

2、、“寐”、“遂”、“暴”、“敌”、“驰”等字的意义和用法;2.导读,要求掌握“少时”、“久之”、“顷刻”、“变诈”、“几何”等词的意义;3.导读,要求掌握“投以骨”、“犬坐于前”、“洞其中”等短语的意思;4.导读,要求掌握“后狼止而钱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等句子的意思。这四“导读”都是教师先“导”,提出读到要求,学生“读”3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读。做到导有方向,读有目的。而且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导读使学生能够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基本上掌握了课文的字词句,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大概内容,领会了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

3、意义和作用,为继续学习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导析所谓“导析”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拓宽思路,积极思考。通过教师“导”引领学生的“析”,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写作思路,了解叙述、描写、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从而达到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的目的。在语文课的学习过程中,“导”是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加强综合,突出重点,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析”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教学中的“导”只有抓住了重点,“析”才能事半功倍。如教学《济南的冬天》第一段时,教者设

4、计三个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1.开头有什么特点?2.能具体说说是怎样对比的吗?3.作者运用这一组对比的目的是什么?当学生理解了这些之后,教师顺势发挥向学生介绍老舍的生活经历。这样引导,学生不难体会老舍的由衷感叹:“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样的“析”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的真情实感,也为学生学习后文打下了感情基础。总之,通过“导析”3,学生不仅欣赏了文学作品,感受了作品中的形象,也使学生学的主动积极、轻松愉快,非常实在。一、导思“导思”是在“导读”“导析”的基础上对可稳定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它是着眼于课文的整体感知,学有所得,学有所悟,一课一得,课

5、课有悟,对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做到在学习中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创新。教学《孔乙己》时,这样导思:文章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或许死了,或许没死。请以《孔乙己走出咸亨酒店之后》为题,通过合理的想象写一段文字,看谁想象的最合理最新颖。这一个看起来似乎很平常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导思”,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马上活跃起来。这样的导思是溶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范例,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思路和想象空间,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总之,“导”是语文教学的切入点,在编写导案时要牢牢把握这一点,导读、导析、导思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三者

6、间相互关联,“读”是前提、基础,“析”是关键、重点,“思”是发展、创新,反之,“思”是“析”的感悟,“析”是“读”的感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把握好导读、导析、导思间的关系,贯彻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