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门窗检测作业指导书.doc

建筑门窗检测作业指导书.doc

ID:59271782

大小:3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0-31

建筑门窗检测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建筑门窗检测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建筑门窗检测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建筑门窗检测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建筑门窗检测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门窗检测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筑外门窗物理三性1.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检测对象只限于门窗试件本身,不涉及窗与其他结构之间的连接部位。1.2依据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1.3检测方法1.3.1试件及其安装(1)试件应按所提供图样生产的合格产品或研制的试件,不得附有任何多余的零配件或采用特殊的组装工艺或改善措施。测量试件的外形尺寸、分清被测试件的户内、户外面,选用适当的系列竖隔板搭配使用。(2)将加力梁移至静压箱左端。(3)将被测试件安放于静主箱前方,使其边框与静压

2、箱右侧的固定隔板、底板升降珩隔板及选好的竖隔板共同组成静压箱室。(4)将使用的加力梁移至试件边框处,利用加力梁上的夹具将被测试件均匀夹紧。(5)观察试件的支梁结构形式,参照国家标准,确定主要受力杆件及挠度测试点位置。将位移传感器夹具固定于测试挠度处的加力梁上,并将位移传感器的出点对准试验点,调整好距离后,固定与位移夹具上。在采集数据过程中,不允许有任何外力使其产生位移变形。(6)试件要求垂直,下框要求水平,下部安装框不应高于试件室外侧排水孔,不应因安装而出现变形。试件安装完成后,符合试件安装情况,可开启部分功能正常,表面不可沾有有无等不洁物。试

3、件安装完毕后,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最后关紧。1.3.2蓄水池及水管路准备(1)蓄水池内贮藏至少4/5的水量,并要求水质清洁无杂物。(2)蓄水池注水后,水路无渗漏。(3)水调节阀应处于关闭状态。(4)喷淋控制柜面板上的喷淋控制阀应处于关闭状态。1.4将控制柜上的电气按键置于关闭状态。1.5检查管路系统连接处应牢固、可靠,无渗漏现象。1.6开机按电源按钮,接通电源。此时,电源指示灯亮。1.7气密性能检测1.7.1试验步骤(1)进入试验界面:双击桌面上门窗快捷方式在运行的图片上点击一下鼠标左键弹出测试项目选择框。选择气密性能检测项进入试验主界面

4、。(2)数据设定:点击测试下拉菜单选择数据设定。在弹出的窗体内根据被侧试件填写后退出。(1)启动风机:点击风机启动按钮。(2)正向预备加压:点击正向预备加压按钮,右上方提示正在进行正向预备加压。正向预备加压结束后提示正向预备加压结束。待压力回零后,将试件所有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最后关紧,便可进行下一步。(3)正向附加渗透量:将被测试件密封后点击正向附加渗透量按钮,弹出正在进行正向附加渗透量。正向附加渗透量结束后提示正向附加渗透量结束。将试件所有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最后关紧。便可进行下一步。(4)负向预备加压:点击负向预备加压按钮,上方提示正在进行负

5、向预备加压。负向与预备加压结束后提示负向预备加压结(5)束。将试件所有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最后关紧,便可进行下一步。(6)负向附加渗透量:点击负向附加渗透量按钮,提示正在进行负向附加渗透量。负向附加渗透量结束后提示负向附加渗透量结束便可进行下一步。(7)正向总渗透量:将被测试件的密封条拆下后点击正向总渗透量按钮,提示正在进行正向总渗透量。正向总渗透量结束后提示正向总渗透量结束便可进行下一步。(8)负向总渗透量:点击负向总渗透量按钮,提示正在进行负向总渗透量。负向总渗透量结束后提示负向总渗透量结束便可进行下一步。1.7.2检测值的处理1.7.2.1

6、计算分别计算出升压和降压过程中在100Pa压差下的两个附加渗透量的平均值qf和两个总渗透量测定值的平均值qz,则窗试件本身100P压力差下的空气渗透量qt(m3/h)即可按式(1)计算:qt=qz-qf然后再利用式(2)将qt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渗透量q′(m3/h)值。式中:q′——标准状态下通过试件空气渗透量值,m3/h;P——试验室气压值,kPa;T——试验室空气温度值,K;qt——试件渗透量测定值,m3/h。将q′值除以试件开启缝长度l,即可得出在100Pa下,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q′(m3/(m·h))值,即式(3):或将q′值除以试

7、件面积A,得到在100Pa下,单位面积得空气渗透量m3/(m2·h)值,即式(4):正压、负压分别按式(1)~式(4)进行计算。1.7.2.2分级指标值的确定为了保证分级指标值得准确度,采用由100Pa检测压力差下得测定值±q′1值或±q′2值,按式(5)或(6)换算为10Pa 检测压力差下的相应值±q1(m3/(m.h))值,或±q2(m3/(m2.h))值。±q1=±q′1/4.65……(5)±q2=±q′2/4.65……(6)式中:q′1——100Pa作用压力差下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值,m3/(m.h)q1——10Pa作用压力差下单位缝长空

8、气渗透量值,m3/(m.h)q′2——100Pa作用压力差下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值,m3/(m2.h)q2——10Pa作用压力差下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