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柠檬酸含量的测定教案资料.doc

实验四 柠檬酸含量的测定教案资料.doc

ID:59277269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7

实验四 柠檬酸含量的测定教案资料.doc_第1页
实验四 柠檬酸含量的测定教案资料.doc_第2页
实验四 柠檬酸含量的测定教案资料.doc_第3页
实验四 柠檬酸含量的测定教案资料.doc_第4页
实验四 柠檬酸含量的测定教案资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四 柠檬酸含量的测定教案资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四柠檬酸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配制和标定NaOH标准溶液的方法。2.进一步熟练滴定管的操作方法。3.掌握柠檬酸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主要试剂和仪器仪器:4F滴定管;锥形瓶;容量瓶;移液管(25mL);烧杯;洗瓶。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100-1250C干燥1小时,然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后备用);NaOH固体;柠檬酸试样;0.2%酚酞乙醇溶液。实验原理大多数有机酸是固体弱酸,如果有机酸能溶于水,且解离常数Ka≥10-7,可称取一定量的试样,溶于水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突跃在弱碱性范围内,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

2、为微红色即为终点。根据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c和滴定时所消耗的体积V及称取有机酸的质量,计算有机酸的含量。有机酸试样通常有柠檬酸,草酸,酒石酸,乙酰水杨酸,苯甲酸等。滴定产物是强碱弱酸盐,滴定突跃在碱性范围内,可选用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30s不褪色)为终点。实验步骤1.0.10mol·L-1NaOH溶液的配制及标定0.10mol·L-1NaOH溶液的配制同实验一。准确称取0.4-0.6g邻苯二甲酸氢钾,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0-30mL水,微热使其完全溶解。待溶液冷却后,加入2-3滴0.2%酚酞指示剂,用待

3、标定的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如果较长时间微红色慢慢褪去,是由于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致),记录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平行测定3次。2.柠檬酸试样含量的测定用分析天平采用差减法准确称取柠檬酸试样约1.5g,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摇匀。用25mL移液管移取上述试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至溶液呈微红色,保持30秒不褪色,即为终点。记下所消耗NaOH溶液体积,计算柠檬酸质量分数。如此平行测定3次,相关数据填入表2中。

4、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写出有关公式,将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填入表1和2。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NaOH溶液的准确浓度和柠檬酸的质量分数,并计算三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对标定结果要求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2%,对测定结果要求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3%。表1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氢氧化钠滴定编号123VNaOH(mL)m邻苯二甲酸氢钾(g)CNaOH(mol·L-1)CNaOH平均值(mol·L-1)相对平均偏差相对标准偏差表2柠檬酸质量分数滴定编号123m(H3A)/gV(H3A)/mLV(NaOH)/mLω(H3A)(H3A)相对平均偏差相对标准偏差

5、计算公式:n=3为柠檬酸H个数;M(HnA)=210.14g/mol为有机酸的摩尔质量;ms为有机酸试样(柠檬酸)的称样量。思考题1.为什么试样要先称取1.5g,稀释定容后又移取25ml(十分之一)滴定,能否直接称取0.15g于锥形瓶中,直接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2.本次实验中用的试样是一水合柠檬酸,如果部分失水,测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一、单项选择题1、延时环节G(s)=e-τs的相频特性∠G(jω)等于(B)A.τωB.-τωC.90°D.180°2、下面因素中,与系统稳态误差无关的是(D)A.系统的类型B.开环增益C.输人信号D.开环传递函

6、数中的时间常数3、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Ts+1,它是(D)A.积分环节B.微分环节C.—阶积分环节D.—阶微分环节4、某系统的微分方程为5t2x”(t)+2x’(t)sinωt=y(t),它是(A)A.线性时变系统B.线性定常系统C.非线性系统D.非线性时变系统5、控制论的中心思想是(C)A.一门既与技术科学又与基础科学紧密相关的边缘科学B.通球信息的传递、加工处理和反馈来进行控制C.抓住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所共有的特点D.对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率的提高具有重大影响6、对于二阶系统的超调量MP,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只与阻尼比ξ有关B.只

7、与自然频率ωn有关C.与阻尼比ξ无关D.与ξωn相关7、系统对单位斜坡函数输人R(s)=1/s2的稳态误差称为(B)A.位置误差B.速度误差C.加速度误差D.系统误差8、2.对于系统的固有频率ωn,阻尼频率ωd以及谐振频率ωr三者关系应为(A)A.ωn>ωd>ωrB.ωn>ωr>ωdC.ωr>ωn>ωdD.ωd>ωn>ωr9、当系统已定,并且输人知道时,求出系统的输出,并通过输出来研究系统本身的有关问题,称为(C)A.最优控制B.系统辩识C.系统分析D.自适应控制10、1.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增益变小,系统的快速性(B)A.变好B.变差C.不变D.

8、不定1、—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5/(4s+15),则系统的增益K和时间常数T依次为(B)A.3.75,1.25B.3,0.8C.0.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