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妈妈如何与留守儿童心相通.doc

爱心妈妈如何与留守儿童心相通.doc

ID:59279130

大小:1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7

爱心妈妈如何与留守儿童心相通.doc_第1页
爱心妈妈如何与留守儿童心相通.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爱心妈妈如何与留守儿童心相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心妈妈如何与留守儿童心相通设计理念:在留守儿童家园建设中,爱心妈妈是架设留守儿童与学校心灵相通的桥梁,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设计此课的意图就是帮助爱心妈掌握关心留守儿童的策略、方法,真正扮演爱心妈妈的角色。教学目标:通过引导真正让爱心妈妈了解和掌握与留守孩子心灵相通的方法、途径、策略,凝结孩子心灵,让留守孩子在学校真正享受到母爱的温暖,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开心度过每一天。教学设计:一、留守孩子的心理年龄变化特征。留守孩子就是父母长年不在身边,以各种方式养和抚养的孩子。随着社会大形势的发展,留守孩子逐年增

2、多。黄畈中心小学近年每年以8.2%的比例递增。2012年已达158名。这些孩子分布在整个小学各年级,其中以低年级的年轻妈妈、爸爸居多,在孩子1岁多的时候就托爷爷奶奶代管,远离他乡,少则一年,多则五六年,有的家长在孩子小学毕业也没回家一趟,以致见面后,孩子连父母也不认识,连睡觉就不和他们在一起。所以,他们心理年龄特征的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婴儿阶段(0-3岁)以初萌性心理为主;幼儿阶段(4-6岁)以萌芽性心灵为主。学龄阶段(7-12岁)以成长性心理为主,对一切认识有了初步的定势。二、留守孩子的心灵成长背景一是

3、传统式的教育方法为主线。主要表现在隔代托管的孩子。二是全线支配式的教育方式为主流。部分监护人认为钱是人家父母挣的,有钱就该在孩子身上花。三是依赖学校式的教育式为主导,孩子送到学校就让老师管,好坏家里是放心的。三、如何做到与留守孩子心灵相通。一是做称职的爱心妈妈,确定好关爱对象,对这些对象的所有情况做深入细致地了解,关爱对象一般以本班学生为主。二是细致地深入。通过家访、谈心等方式深入,对其家庭环境背景、思想动向、行为习惯、经济状况等做细致的了解。三是认真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如:小手拉大手活动,“为了我

4、们的同伴”等活动,为留守儿童创建绿色家园,通过“结对子帮扶”等渠道让留守学生安心学习。四是坚持“爱心电话周周通”活动,让留守儿童每周与远在他乡的父母通一次电话,做好亲情沟通,思想沟通。五是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引导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培养健康向上的品格。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爱心家园建设的作用黄畈中心小学爱心家园创建于2007年,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已在党校教育中发挥着各具特色的作用。尤其近年来,党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爱心家园建设中的作用,培养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收到了显著效果。一、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教育留

5、守儿童心中有他人。1、潜移默化地受到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留守儿童对他人的同情和关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培养留守儿童与人友好相处,关心他人,做善于合作的人。3、学会分享。让孩子懂得在自己享有食物或游戏玩具呀,要想到家里的人或伙伴们,与他们共同享用。4、学会相帮,就是他人有困难,有需要时去帮助他人。5、学会谦让。比如:在公共汽车上教育孩子给老爷爷让座,与同伴在一起吃一点亏等。6、学会宽容。做到心中有他人,通过角色互换,体会生活的快乐。7、他人在工作休息时少打扰。8、他人不愿意做的事不强加。二、充分运用

6、校园文化教育孩子从小诚实守信1、讲诚信的人会赢得更多的机会和朋友。2、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花。诚实守信是美德,我们每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以诚信为本。三,充分运用校园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如《经典故事》、《三字经》等。2、激发孩子的学习成就感。3、在读书中诱发兴趣。4、在赏识中激发兴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