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一(新版)粤教沪版.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一(新版)粤教沪版.doc

ID:59283209

大小:64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9-06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一(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一(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一(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一(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一(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一(新版)粤教沪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期末检测卷(一)(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C )A.课桌的高度约为80mm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90℃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D.光速等于3×106m/s解析: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80cm,80cm=800mm,A不符合实际;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不可能达到90℃,B不符合实际;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C符合实际;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0×108m/s,D不符合实际.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光的三基色是红、黄、蓝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析: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所以A错误;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曲度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用凹透镜矫正,所以B正确;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所以C错误;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

3、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D错误.3.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大解析:由波形图可知,相同的时间内甲音叉振动的次数多,甲音叉振动快,A正确;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甲音叉振动快,甲音叉发声的音调高,B错误;发声的频率表示发声体振动的快慢,甲音叉振动快,甲音叉发声的频率高,C错误;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乙音叉振动的振幅大,所以响

4、度大,D错误.4.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D )解析:A.硬纸板接触齿轮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C.用塑料尺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D.改变敲鼓的力度不同,振幅不同,响度不同,可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所以选D.5.两只相同的杯子放置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汽油,一段时间后,两杯中的液面如图所示.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 D )A.表面积大小

5、有关B.温度高低有关C.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D.种类有关解析:根据题干条件知道两种液体的温度、表面积以及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均相同,液体的种类不同,故选D.6.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C )解析: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A错误;B.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所以B错误;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C正确;D.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路径会发生偏折,所以D不正确.7.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常出现霜,下列有关霜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

6、是( B )A.是凝华现象且吸热B.是凝华现象且放热C.是凝固现象且放热D.是凝固现象且吸热解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8.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D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406080100液体的体积V/cm320406080A.20g,0.8×103kg/m3B.60g,0.8×103kg/m3C.60g,1.0×103kg/m3D.20g,1.0×103kg/m3解析: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

7、为零时,即量杯中没液体m0=20g为量杯的质量.当m=80g时,液体质量m液=80g-20g=60g,体积V=60cm3,所以ρ===1g/cm3=1×103kg/m3.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cm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解析:观察题图可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

8、晰缩小的实像,则u=26cm>2f,解得f<13cm;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蜡烛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