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名词解释.doc

护理学名词解释.doc

ID:59284102

大小:7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6

护理学名词解释.doc_第1页
护理学名词解释.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护理学名词解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10.主动卧位:即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意改变卧位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11.被动卧位:即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之为被动卧位。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12.被迫卧位:即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如肺心病患者由于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卧位。13.疼痛:是伴随着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是机体

2、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15.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6.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18.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19.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全部微生物的处理。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20.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

3、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24.隔离:是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隔离的目的就是切断感染链中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之间的联系,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患者、工作人员及媒介物中扩散)。25:清洁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治疗室、配餐室、更衣室、值班室、库房等场所以及病区以外的地区,如食堂、药房、营养室等]26:半污染区:有可能被病源微生物污染的区。[医护办公室、病区内走廊、检验室等】27.保护性隔离:以保护易感人群作为制订措施的主要依据而采取的隔离则称为保护性隔离。10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

4、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11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h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12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体温又升高,并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等20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呼吸由缓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过一段呼吸暂停(5~20s)后,又开始重复以上过程的周期性变化,其形态犹如潮水起伏。21间断呼吸:又称毕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

5、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即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常在临终前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