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ID:5928485

大小:10.74 MB

页数:105页

时间:2017-12-21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地理思维能力_第1页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地理思维能力_第2页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地理思维能力_第3页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地理思维能力_第4页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地理思维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聚焦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地理思维能力一、聚焦地理核心素养二、培养地理思维能力三、90天冲刺复习策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怎么考”。一、聚焦地理核心素养(一)地理素养学生对地

2、理的知识(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方法、视角、观念等掌握的多少、熟练程度,以及运用其描述、比较地理事物和现象,阐释地理联系和影响,论证、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的敏感度、科学逻辑性和思维逻辑性。(一)地理素养传统地理素养培养以大量的地理知识(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依托,关注对“学过的”内容的再现和运用能力。这种思路导致老师以“掌握多少”来评价学生的地理素养,而学生以“学过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地理素养。体现在地理学习过程以从老师处获得多少知识为主要目的,相对而言,学生的自主学习被轻视了。结果,如果都是“好学生

3、”,地理素养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老师“讲的多少”,而与学生自身的能力差异关系较弱《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中指出,高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培养现代公民的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要素。(认同)人地观念(认知)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践行)地理实践力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的能力现代公民应具备的重要价值观分析、理解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二)新课标与核心素养以区域为背景、以与社会和生活密切相关

4、的图文材料为载体,综合考查自然、人文等地理知识以及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全国高考地理试题的显著特点。地理新课标卷高考四大能力立意是地理核心素养立意的具体表现地理新课标高考立意的转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标准即将出版,教育考核目标更加全面,考试立意发生变化。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素养立意关注知识结构完整性,重点考查知识记忆数量与熟练程度关注能力结构完整性,重点考查运用知识能力和思维品质关注素养要素结构完

5、整性,重点考查素养形成状况和综合表现水平37(3)题10-11题7-9题(共计26分)1-2题44题(共计18分)36(3)题37(3)题42题10-12题(共20分)19-20题(共15分)全国1、全国卷2、全国卷3及海南卷中地理实践力试题的分布2016全国卷12016全国卷22016全国卷32016海南卷全国1、全国卷2、全国卷3及海南卷中综合思维试题的分布2016全国卷12016全国卷22016全国卷32016海南卷(共计30分)42题36.(3)(4)37.(2)3-59(共计16分)1-3题37(1)

6、题(共18分)21(1)题(共29分)7-9题16-17题全国1、全国卷2、全国卷3及海南卷中区域认知试题的分布1-336.(1)37.(1)(共24分)6-836(1)37(1)(共28分)36.(1)(2)2310-1137.(2)(3)(共38分)1-313(共25分)42016全国卷12016全国卷22016全国卷32016海南卷过多关注知识而忽视能力和观念培养将教材内容机械化大量超标扩展知识内容对一些自然地理内容无谓加深对一些人文地理内容僵化处理缺乏对逻辑思维的培养答题模板限制学生的独立

7、思考大量做题,学生越做越疑惑教学中对地理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知识本位的色彩很浓严重的超标现象关注对教材内容的考查限定不到位设问和答案之间机械连接或无直接连接资料无用或资料过多认为学生应有的背景知识其实没有教学中对地理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一般选择大比例尺小范围图,区域选择上一般选取人类活动或认知相对较少的区域、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区域1.区域的选择(三)高考试题中的区域分析2.区域分析命题方向单要素区域地理特征的深度分析多要素区域地理特征的关联分析区域差异比较分析区位发展变化分析地理实践力开放性设问区域综

8、合开发整治(人地协调)措施14年课标1-36(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14年课标1-37(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