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利润情况分析讲课讲稿.doc

养猪利润情况分析讲课讲稿.doc

ID:59293225

大小:1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6

养猪利润情况分析讲课讲稿.doc_第1页
养猪利润情况分析讲课讲稿.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养猪利润情况分析讲课讲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养猪利润情况分析育肥猪猪苗成本:1、猪苗:40斤/头×8元/斤=320元2、饲料:按4个月120天×5斤/天=600斤3、饲料成本:600斤×1.45元/斤=870元4、防疫、水电、药费:20元/头=20元5、饲养120天猪体重为220斤,折肉按80%,170斤肉×8元=1360元6、利润=收入-(饲料及猪苗成本)=1360-(320+870+20)=1360-(1210元)=150元/头附:玉米:1.30元/斤,浓料3.2元/斤,麦夫:1元/斤豆柏:2.5元/斤,米糠0.5元/斤母猪1、猪苗:900元/头(60斤/头)2、配种前期:6个月×120斤/月=720斤饲料成本:7

2、20斤×1.0元/斤=720元3、配种期(怀孕期)4个月×90斤/个月=360斤饲料成本:360斤×1.2=432元4、哺乳期2个月×120斤/月=240斤饲料成本:240斤×1.2元=288元5、一年产仔两窝:2×10个/窝=20个小猪每窝饲料成本:10个×80元=800元×2窝=1600元6、药费:20头小猪×20元/个=400元1头母猪×50元/个=50元(小计450.00元)(2-6)总成本:720+432+288+450+1600=3490元收入:20头×40斤/头=800斤×8元/斤=6400利润:6400-3278=2910元7、亏本:如果市场价按每斤4元计,就

3、出现亏本,即20头×40斤/头=800斤×4元/斤=3200元,低于4元/斤,利润3200-3490=-290元(亏290元)。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1、隋的建立:581年,外戚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统一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统一意义:①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②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大趋势。③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3、隋朝经

4、济的繁荣──“开皇之治”措施: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作用:①促进了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②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粮仓丰实;③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二、开通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起)1.开通条件:①隋文帝的统治奠定了经济基础。②隋朝国家统一。③以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2.一中心,两至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3.四段(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5、钱塘江。4.开通的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中门第。2.过程:①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3.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①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②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③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④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四、隋朝的灭亡1.原因: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

6、乐,奢侈无度(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财力)。②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③屡次发动战争(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④爆发农民起义(结果,也是灭亡直接原因)。2.概况:山东地区首先爆发农民起义,随即蔓延至全国,隋朝统治面临瓦解。3.灭亡: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与秦朝灭亡原因相同都是暴政亡国)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建立: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随后消

7、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即位,627年年号“贞观”。2.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的盛世局面。原因:(1)纳谏: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2)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用人唯贤是出现“贞观之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