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网络系统干扰研究

td—lte网络系统干扰研究

ID:5929605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9

td—lte网络系统干扰研究_第1页
td—lte网络系统干扰研究_第2页
td—lte网络系统干扰研究_第3页
td—lte网络系统干扰研究_第4页
td—lte网络系统干扰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td—lte网络系统干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TD—LTE网络系统干扰研究  摘要:干扰是影响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通话质量、掉话、切换、拥塞以及网络的覆盖、容量等均有显著的影响。如何降低或消除干扰是TD-LTE性能能否充分发挥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网络规划、优化的重要任务之一。TD-LTE组网干扰分内部干扰与外部干扰,内部干扰包括同频组网干扰和异频组网干扰,外部干扰包括系统间干扰及其他随机干扰。本文重点分析系统内的同频和异频干扰,以及系统间与TD-SCDMA的干扰。关键词:干扰;内部干扰;外部干扰一、系统内干扰TD-LTE的组网包括同频和异频两种

2、方式。对于同频组网,整个系统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小区可以使用相同的频带为本小区内的用户提供服务,因此频谱较高。但对各自信道之间的正交性有严格的要求,否则会导致干扰。对于异频组网,由于频率的不同产生了一定的隔离度,但是仍然需要进行合理的频率规划,确保网络干扰最小。同时由于受限于频带资源所以存在着干扰控制与频带使用的平衡问题。1.1同频组网1.1.1小区内干扰7OFDM的各子信道之间是正交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小区内干扰可以通过正交性加以克服。如果由于载波频率和相位的偏移等因素造成子信道之间的干扰,可以在物理层通过采

3、用先进的无线信号处理算法使这种干扰降到最低。因此,一般认为OFDMA系统中的小区内干扰很小。1.1.2小区间干扰对于小区间的同频干扰,可以采用干扰抑制技术,主要包括干扰随机化、干扰消除和干扰协调。干扰随机化和干扰消除是一种被动的干扰抑制技术,对网络的载干比并无影响。1、干扰随机化就是通过比如加扰、交织、跳频、扩频、动态调度等方式,使系统在时间和频率两个维度的干扰平均化。2、干扰消除就是利用干扰的有色特性,对干扰进行一定程度的抑制。即:通过UE的多天线对空间有色干扰进行抑制。波束成形在空间维度,通过估计干扰

4、的空间频谱特性,进行多天线抗干扰合并;在频率维度,通过估计干扰的频谱特性,优化均衡参数,进行单天线抑制。3、干扰协调就是对小区边缘可用的视频资源作一定的限制,正交化或半正交化,是一种主动的控制干扰技术,理想的协调是分配正交的资源,但这种资源通常有限;非理想的协调可以通过控制干扰的功率,降低干扰。干扰协调主要分为静态ICIC、半静态ICIC以及动态ICIC。74、静态ICIC的核心是对各小区的无线资源按照一定规则分配后固化使用。小区边缘用户使用整个可用频段的一部分,并且邻小区相互正交,用户全功率发送;小区中

5、心用户可以使用整个可用频段,但降功率发送。5、动态ICIC是在静态ICIC的基础上通过eNodeB进行实时调度,在相邻小区间协调频率资源的使用,以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适应小区间负载不均匀的场景;小区边缘频带扩展时需要综合考虑邻区边缘频带的情况,防止发生冲突。1.2异频组网综上所述,TD-LTE系统在本小区内不存在同频干扰,干扰主要来自于使用相同频率的邻小区。如果在服务小区与最相邻的小区之间保持异频,通过空间传播距离隔离同频小区,这样就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同频干扰。异频组网中相邻小区为了降低干扰,使用不同的频率

6、,频谱效率相对于同频要差一些,但RRM算法简单,边缘速率相对于同频组网会高一些。因此,如果采用异频组网,需要进行合理的频率规划,确保网络干扰最小。同时,由于受限于频带资源,所以存在着干扰控制与频带使用的平衡问题。实验结果也表明:相比于同频组网,异频组网对小区载干比C/I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这意味着有同样覆盖面积并且获得同样频率资源单位的情况下,用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同时,覆盖区域的边缘用户的峰值速率也会提高。7以OFDMA技术为基础的TD-LTE系统的空中接口没有使用扩频技术,因此,信道编码技术所产生的处

7、理增益相对较小,降低了小区边缘的干扰消除能力。为了提高LTE系统容量必须采取有效的频率复用技术,一种好的频率复用方式可以极大地降低TD-LTE的干扰,使系统达到最佳性能。目前业界采用比较多的是“软频率复用”或称“部分频率复用”方式。即将频率资源分为若干个复用集。小区中心用户可以采用较低的功率发射和接受,即使占用相同的频率也不会造成较强的ICI,小区边缘的用户需要采用较高的功率发送和接收,有可能造成较强的ICI。这样可以通过异频的方式降低小区间的干扰。二、系统间干扰目前,TD-LTE可以使用的频段包括F频段

8、(1880-1920MHz)、D频段(2570-2620MHz)、E频段(2320-2370MHz)。根据中国移动通信的规划,兼顾与TD-SCDMA网络共用的情况,F和D频段将应用在室外,E频段将应用于室内。因此在F/E频段存在与TD-SCDMA的干扰,至于在F频段与DCS1800、CDMA2000的干扰,则只需要保证一定的空间隔离度就可以加以抑制。系统间干扰包括:邻频干扰、杂散辐射、互调干扰、阻塞干扰等。7邻频干扰:如果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