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考化学 必修1第二章复习 课件.ppt

小高考化学 必修1第二章复习 课件.ppt

ID:59296802

大小:274.0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20-09-20

小高考化学 必修1第二章复习 课件.ppt_第1页
小高考化学 必修1第二章复习 课件.ppt_第2页
小高考化学 必修1第二章复习 课件.ppt_第3页
小高考化学 必修1第二章复习 课件.ppt_第4页
小高考化学 必修1第二章复习 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高考化学 必修1第二章复习 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分散质和分散剂(1)定义:溶液、悬(乳)浊液、胶体物质的分类1、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化学物质纯净物混合物溶液胶体分散剂是水或液体分散质粒子直径浊液<1nm1~100nm>100nm粒子大小分散系分类标准是什么?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胶体(1)概念: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2)主要特征:均一、较稳定,属于介稳体系。(3)常见的胶体:烟、云、雾,河、湖、池塘中的水、血液、牛奶、豆浆、果冻、米粥汤、蛋清、胶水、墨水、液状涂料、肥皂水、有色玻璃、变色玻璃、土壤胶体、

2、淀粉溶液。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大小分散质微粒组成主要特征能否透过滤纸能否透过半透膜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10-9米10-9——10-7米>10-7米分子、离子分子、离子集合体很多分子集合体均一、透明稳定均一、透明、较稳定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能能不能能不能不能(4)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比较不能能能可用于区分溶液和胶体电泳现象(电学性质)(5)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重要胶粒带电的一般规律:带正电荷胶粒带负电荷胶粒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如Sb2S3)非金属硫化物(如As2S3)水泥泥沙硅酸胶体土壤蛋白质胶体、淀粉胶体不带电。聚沉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

3、nm—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质粒子直径具有与此相同数量级的是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胶体和其它分散系(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A.分散质粒子的大小B.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C.会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D.粒子有没有带电荷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D.溶液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是A.稀硫酸不是分散系B.一种分散系里只有分散质和分散剂两种物质C.分散剂一定是液体D.分散质和分散剂均分别可能是气态、液态或固态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4、,如蔗糖、酒精等。离子反应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叫电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B.液态氯化氢能导电C.液态氯化钠能导电D.熔融的液态钠是电解质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量差的是                                       A. 铜棒       B. 石灰水C. 固态氯化钾       D. 盐酸2.注意点(电解质的判断):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也不是混合物。②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氨气、CO2等溶于水后生成的物质为电解质(因此在判断是否为电解质是要看溶

5、于水之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是哪种物质发生了电离)。④全部的酸、碱、盐都是电解质,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Na2O、Al2O3等金属氧化物也是电解质。③能导电的不一定都是电解质,如金属和石墨等能导电的单质不是电解质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不是电解质B.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C.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D.BaSO4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下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aCl、NaOH等。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H3·

6、H2O、CH3COOH等。1.定义:2.强弱电解质的比较: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完全部分溶液里粒子水合离子分子、水合离子同条件下导电性强弱物质类别强碱、强酸、大多数盐弱碱、弱酸、水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三.电离方程式定义: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的式子。H2SO4==2H++SO42-CH3COOH CH3COO-+H+三、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2.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或易挥发物质。3.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4.离子方

7、程式的书写步骤:5.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⑴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NH4Cl固体与Ca(OH)2固体混合加热,只能写化学方程式。即:2NH4Cl(固)+Ca(OH)2(固)=CaCl2+2NH3↑+2H2O△⑵强酸强碱和易溶于水的盐改写成离子形式。单质、氧化物、弱酸(HF、H2S、HClO、H2SO3等)、弱碱(NH3·H2O)等难电离物质、难溶物质(如CaCO3、BaSO3、FeS、BaSO4、Fe(OH)3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