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试卷一(有答案).doc

科学试卷一(有答案).doc

ID:59296880

大小:20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6

科学试卷一(有答案).doc_第1页
科学试卷一(有答案).doc_第2页
科学试卷一(有答案).doc_第3页
科学试卷一(有答案).doc_第4页
科学试卷一(有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试卷一(有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六年级科学自测题(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同学们好!欢迎参加本次科学自测,请认真答题,祝你成功!一、判断(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24分)1.杠杆类工具有的是为了省力,有的是为了方便。………………………(√)2.筷子不是个省力杠杆。………………………(√)3.斜面的高度不变,斜面越长,省力越多。………………………(√)4.用力点在支点和阻力点之间的工具,必然省力。………………………(×)5.给螺丝刀、长铁钉一个支点,它们就成了杠杆类工具了。……………(√)6.两根同样粗细的铁棒,弯折长的比弯折短的容易一些。………………(√)7.不管是柄长剪刀还

2、是柄短的剪刀,都利用了杠杆省力的原理。………(√)8.增加物体的宽度比增加物体的厚度更能增加物体的抗弯曲能力。…………………()9.拱桥的桥面在拱下方,可以抵住拱脚,抵消拱的外推力。………()10.滑轮组不仅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还可以省力。……………………(√)11.沿斜面提升物体,有时省力,有时费力。…………………………(×)12.定滑轮是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13.将甲、乙两个齿轮直接啮合,两个齿轮转动的方向总是相反的。…(√)14.自行车是靠链条将动力从中轴大齿轮传到后轮。…………………(√)15.拱在桥的上方和下方都能增加桥梁的承重性。………………(

3、)16.使用滑轮组装置,一定能改变用力的方向。………………………(×)17.麦秆是空心的,所以抗弯曲能力差。…………………………………()18.改变薄型材料的宽度、厚度和形状都可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19.拱形会产生外推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受很大的压力。………()20.拉索桥的钢缆拉得越直越好。……………………………()21.剪刀综合运用了杠杆原理和斜面。……………………………(√)22.任何杠杆都必须是直的。……………………………(×)23.骑自行车上陡坡时走s形,能比较容易上陡坡,但这样就增加了行走的距离。………………………(√)24.盘山公路就是一个典型的斜面。……

4、………………………(√)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44分)1.用镊子夹取物品,下面的两种用法中,感到最费力的是(B)。AB2.组装滑轮时,绳子固定在(A)上可以改变用力方向。A.定滑轮B.动滑轮3.制作瓜皮拱时,切口的方向最好()。A.互相平行B.对准圆心4.将甲、乙两个齿轮直接啮合,甲齿轮顺时针转动时,乙齿轮就(B)转动。A.顺时针B.逆时针5.用三个塑料饮料瓶做“高塔”,其中最不容易倒的是()。6.在滑轮组中(A)的多少可以决定省力的多少。A.动滑轮B.定滑轮7.轮轴类工具和杠杆类工具工作,它们的相同之处是(A)。A.省力时费距离,费力时省距离B.省力时省

5、距离,费力时费距离8.下面工具中没有利用轮轴原理的是(B)。A.扳手B.起钉锤C.螺丝刀9.把同一物体提高到相同高度,下面几种情况最省力的是(C)。A.使用定滑轮B.使用动滑轮C.使用滑轮组10.各种各样的剪刀都是杠杆类工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A.剪刀都省力B.剪刀都费力C.有的省力有的不省力11.下列建筑物中主体部分不是采用框架结构的是()。A.鸟巢B.金字塔C.埃菲尔铁塔12.秤砣在秤杆的位置离提绳的位置越远,称量物品的重量就(A)。A.越大B.越小C.没有差别13.一个物体的形状改变了,它抵抗弯曲的能力()。A.一定增强B.不一定增强14.杆秤也是杠杆类工具,其中相当于杠

6、杆支点的部分是(B)。A.固定秤盘的位置B.提绳C.挂秤砣的位置15.支点在用力点和阻力点之间的杠杆类工具,用力情况是(D)。A.省力B.费力C.不省力也不费力D.前三种情况都可能16.用杆秤称物体,秤砣(A)时,称的重量比较大。A.距离提绳远一些B.距离提绳近一些C.在秤杆中间17.骑变速自行车上坡,为了省力,应该采取的方法是(B)。A.用大齿轮带动后轮的小齿轮B.用大齿轮带动后轮的大齿轮18.在纸梁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A.纸梁宽度B.纸梁厚度C.纸梁长度19.使用轮轴可能省力,也可能费力。下面的操作省力的是(A)。A.用轮带动轴B.用轴带动轮C.前两种操

7、作都可以20.下面是制作小杆秤的方法,正确的制作过程是(B)。(1)自制一个秤盘或称钩,在秤杆较粗的一端拴好秤盘或秤钩。(2)准备50克钩码10个,其中一个用线系好做秤砣。(3)选一根长约30到50厘米直且光滑的木棍。(4)在秤盘内每次加一个砝码,移动杆秤使称平衡,并在挂秤砣的地方做好标记,直到秤杆用完为止。(5)在秤盘(或秤钩)和秤砣间的平衡点上系上一个提绳。在挂秤砣的位置,标记“0”刻度。A.3、2、1、4、5B.3、1、2、5、4C.1、2、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