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井山索道建设论证.doc

圣井山索道建设论证.doc

ID:59299623

大小:1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6

圣井山索道建设论证.doc_第1页
圣井山索道建设论证.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圣井山索道建设论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圣井山索道工程建设分析一、索道建设必要性分析1、山顶具有高品质的景源,具有游览的必要性。根据深入考察,山顶有高山杜鹃长廊、中源寺等高品质景源,具有游览的必要性。高山杜鹃长廊为去年考察发现的景源,沿中源峰—圣井的山脊分布,长度约1000米,两侧宽约20-50米,如此规模在江西省仅次于井冈山笔架山的杜鹃长廊。中源寺曾为马祖道一禅师的重要布道之所,从遗址所在区域初步分析,其占地规模达到3公顷左右,恢复中源寺对于体现龙虎山的禅宗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2、山顶具有丰富的远眺景观,具有登高的必要性。此区为龙虎山风景区的最高峰,登顶可观正一观景区、仙女岩景区的整体丹霞峰丛地貌、碧水丹山、

2、乡村田园等景观,为龙虎山资源特色展现提供了全新的角度,具有登顶的必要性。3、景区登山行程长,需要快速交通的构筑。天门山景区峡谷纵深达3.6公里,平均坡度达24.5%,山势较陡峭,登顶行程约4.5公里,需2.5小时;圣井山景区峡谷纵深达9.6公里,平均坡度为10.8%,登顶行程约7公里,需4小时;若以徒步登山,往返需要7-8小时,其体力消耗是大众型游客不能坚持的,将极大限制景区的发展,因此十分有必要构筑快速交通。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考虑,索道无疑为快速交通的首选。二、索道选线方案1、考虑因素(1)索道线路和站址,尽可能避开主要景点,不和景区争景或破坏景观。(2)尽可能保护地形、地

3、貌。(3)便于游人集散和游览。2、索道选线(1)下站:大脚岭,海拔240米;上站:圣井山,海拔1000米。(2)高差760米,全长2650米。3、索道形式单线循环脱挂式,小时运量800-1000人。4、造价估算约1.32亿元。三、索道建设可行性分析索道建设成本按1.32亿元计,根据经验取成本回收期为3.5年,索道票价按150元计,同时企业收益率取50%;则平均年乘索道游客量需达到50万人。根据预测,2025年龙虎山风景区年游客量为122万人,考虑60%游客进入天门山景区、圣井山景区,则年游客量达到75万人;同时取70%游客乘索道,则年有52万游客,能够满足索道建设的经济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