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效应微观动态研究

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效应微观动态研究

ID:5930385

大小:3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2-29

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效应微观动态研究_第1页
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效应微观动态研究_第2页
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效应微观动态研究_第3页
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效应微观动态研究_第4页
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效应微观动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效应微观动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效应微观动态研究  〔摘要〕本文应用微观模拟方法,从收入分配的视角分析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效应。在提出基于收入分布函数的税制效应模拟模型的基础上,对2011年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效应进行静态比较和动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此轮税改符合税收公平原则;由税改导致的收入差距功能减弱、财政收入损失将由居民收入增长迅速弥补;税制的收入分配效应、财政收入效应、税负的公平性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按照居民收入增长历史趋势,当前新税制将在2016年左右打破税负公平,成为改革调整对象。〔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收入分布函数;收入分配效应;收

2、入不平等中图分类号:F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13)01006507一、引言14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调控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收入再分配政策能够对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有效的调整,其中个人所得税制度(以下简称税制)是一项重要的再分配工具。然而,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既定的税制将逐渐变得不适应税收公平目标和收入分配调节功能,此时,政府

3、对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相应改革(以下简称税改),使得新税制符合新形势下的政策调节功能。由于以往税改的惯性,人们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对工薪所得税扣除标准的设定[1],而最新的税改对扣除标准和分级税率都分别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这是个人所得税制度定量研究中的新问题。另外,社会普遍共识是,居民货币收入增加、消费水平增长与税制的相互矛盾是历次改革的主要动因[2],税改效应定量研究应当结合居民收入的变迁。因此,对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效应的评价应该从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个角度进行,前者指税改对当前收入分配及财政收入的影响,后者指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

4、入水平提高,新税制效果如何。14一般来讲,经济政策的设计和评价需要有效经济理论为依据并获得相应宏观经济模型的支持。然而,传统宏观经济模型难以度量税制对微观个体收入分配状况的作用效果,进而也无法度量微观个体收入分配变动对国家财政收入状况的效应。为此,Orcutt提出微观模拟方法[3],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途径。事实上,税收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和财政效应评价一直是微观模拟最活跃的研究领域。Atkinson等[4]以法国家庭样本为微观数据,分析了应用英国税收系统替代法国税收系统所产生的经济影响。Labeaga等[5]以离散的劳动供

5、给行为为对象,建立了税收/津贴微观模拟模型,由此分析税收制度改革的经济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Bourguignon和Spadaro[6]对微观模拟用于再分配政策效果研究做了归纳。借鉴这一方法,有学者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和税改效果[1-2-7]做了分析应用。由于微观数据的匮乏,微观模拟方法尚未成为我国经济政策分析的有效工具。因此,利用收入分组数据,给出一种税制、税改效应测度方法,使得测度结果达到微观收入数据的分析效果,对我国税收测度理论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分析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收入分配和财政收入效应,结合我国

6、统计数据实际情况,本文首先给出一种基于收入分布函数的税改效应的测度模拟方法。该方法与微观模拟方法思路是一致的,即由税后收入还原税前收入,进而比较两者得出税收制度的效果。所不同的是:第一,微观模拟方法基于效用函数[6];本文的方法基于分布函数。第二,微观模拟方法适用于微观调查数据;本文的方法在收入分布函数可以拟合的情况下,既适用于微观调查数据,也适用于收入分组数据。根据这种效应测度方法,本文模拟了2011年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及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效果,并进一步对此次税改动态效应进行灵敏度分析。二、模拟理论模型1个人所

7、得税制度对收入影响效应模型14从数学表述上讲,个人所得税制度主要是规定了应纳税所得额含税级距(以下称为应税区间)和相应的分级税率。2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效应模拟分析理论(1)模拟步骤在得到税前、税后收入随机变量及其对应分布函数的基础上,关于税制改革效应定量研究可以按照两条思路展开。第一,由于收入评价指标(如平均收入、基尼系数、收入份额等)均可以视为收入分布函数上的泛函,可根据相关评价指标的定义,推导税制对这些指标的数量关系表述。第二,采用统计模拟的手段,对观测到的税后收入,根据实际执行的税制,由式(3)和式(6)还原税前收入;

8、进一步根据式(2)和式(7)以及设定的税制,将还原得到的税前收入模拟计算为设定税制下的税后收入。进一步对税前、税后收入随机数的比较,可以得到税制及税改的效应分析。第一种做法能得到精确结果,但表述公式相当繁琐。(2)税制改革效应分析该部分是模型最终的输出端,基于模拟输出结果,对实际的政策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