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doc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doc

ID:59304705

大小:7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05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doc_第1页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doc_第2页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doc_第3页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微生物实验室的布局和设计应考虑良好的微生物操作和安全。本质是最大程度的减少微生物菌种的交叉污染,微生物样本的处理环境也是重要,因为环境也能引起也污染的可能。规范微生物实验室内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及染菌的微生物培养物处理程序,保证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意义重大。  一、员工安全操作规范  1、实验室主任(对实验室直接负责的人员)负责制订和采用生物安全管理计划以及安全或操作手册。  2、实验室安全主管(向实验室主任汇报)提供常规的实验室安全培训。  3、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  4、禁止在工

2、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5、只有经批准的人员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  6、实验过程中,严格按有关操作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  7、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用75%乙醇或巴氏消毒液消毒。  二、高压灭菌锅的安全使用操作规范:  1、堆放:将需灭菌的物品予以妥善包扎,依次堆放在灭菌锅。需灭菌物品外需黏上高压指示胶带以检验灭菌温度是否达到要求。  2、加水:在锅体内注入生活用水,水位一定要超过电热管2厘米以上(不宜过多);连续使用时,每次操作前,必须补足上述水位,以免烧坏电热管

3、和意外发生。  3、密封:在每次使用高压锅前,都必须认真检查高压锅的出气伐和安全阀,确保其状态完好,如有故障,在故障排除之前不得使用高压灭菌锅。把堆放好物品的灭菌桶放在锅体内,盖上锅盖并锁紧。  4、加热灭菌:将灭菌器接通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已正常输入,按下开始按纽电热管开始加热工作;灭菌期间工作人员需监视高压锅指示面板上的压力、温度和时间等。  5、开盖:灭菌结束后,切勿立即将灭菌锅内的蒸汽排出,应待压力表指针归零位后,方可开启锅盖。  三、电炉使用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1、将盛有液体的玻璃容器(应垫石棉网)或不锈钢器皿置于电炉上,方可打开电炉加

4、热。  2、电炉在使用过程中应有人在场,注意观察容器内液体加热情况,避免液体溢出,造成事故。3、电炉使用完毕,应立即关闭电源;或离开微生物实验室时,及时拔下电源插头。4、  四、生物安全柜操作规范  1、确认玻璃窗处于关闭位置后,打开紫外灯,对安全柜内工作空间进行灭菌。灭菌结束后,关闭紫外灯。安全柜使用前后均需灭菌。  2、抬起玻璃门至正常工作位置。打开外排风机。打开荧光灯及内置风机。检查回风格栅,使之不要被物品堵塞。在无任何阻碍状态下,让安全柜至少工作10分钟。  3、用消毒液彻底清洗手及手臂。穿上工作褂,戴橡胶手套并套在袖口上,如有必要的话,戴防护眼

5、镜和防护面罩。  4、尽量避免使用可干扰安全柜内气流流动的装置和程序。在操作期间,避免随便移动材料,避免操作者的手臂在前方开口处频繁移动,尽量减少气流干扰。尽量不要使用明火。  5、全部工作结束后,用70%的乙醇或适当的中性消毒剂,擦拭安全柜内表面,让安全柜在无任何阻碍的情况下继续至少工作5分钟,以清除工作区域内浮沉污染。  五、废弃物处理规范和注意事项  1、锐器:皮下注射针头用后不可再重复使用,包括不能从注射器上取下、回套针头护套、截断等,应将其完整地置于专用一次性锐器盒中按医院内医疗废物处置规程进行处置。盛放锐器的一次性容器绝对不能丢弃于生活垃圾中

6、。  2、高压灭菌后重复使用的污染材料:任何高压灭菌后重复使用的污染材料不应事先清洗,任何必要的清洗、修复必须在高压灭菌或消毒后进行。丢弃前需消毒。消毒方法首选高压蒸汽灭菌,其次为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