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施工方案(明排降水).doc

降水施工方案(明排降水).doc

ID:59311638

大小:81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9-05

降水施工方案(明排降水).doc_第1页
降水施工方案(明排降水).doc_第2页
降水施工方案(明排降水).doc_第3页
降水施工方案(明排降水).doc_第4页
降水施工方案(明排降水).doc_第5页
降水施工方案(明排降水).doc_第6页
降水施工方案(明排降水).doc_第7页
降水施工方案(明排降水).doc_第8页
降水施工方案(明排降水).doc_第9页
降水施工方案(明排降水).doc_第10页
资源描述:

《降水施工方案(明排降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土建工程一标段XX站降水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XX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标第四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五年十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1一、编制说明1二、编制依据1第二章工程概况2一、工程概况2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3第三章降水方案4第四章降水施工准备6一、技术工作准备6二、施工资源配置6第五章保证工程安全的技术与组织措施6一、安全管理6二、降水工程安全保证的技术与组织措施7第六章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8第七章工程成品保护措施8XX站降水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一、编制说明降水施工是保证土方开挖施工顺利完

2、成的前序工作,也是保证工程现场安全施工的前提。且由于XX站施工区域的地下水位较高,水量较大,地下土质情况较为复杂,为防止地下水因渗流而产生流砂、管涌等现象,避免水下作业,使基坑施工能在水位以上进行,同时方便施工,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故在基坑开挖时需将基坑开挖区域的地下水降到基坑开挖的底标高至少0.5m以下,特制定如下降水方案。二、编制依据(1)地下室基坑支护相关图纸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

3、规范》(GB50299-1999);(5)《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07-2011);(7)《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8)国家、行业、地方颁发的相关其他规范和标准;(9)我公司现有的施工管理制度及要求。三、编制原则(1)确保方案安全可行;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能缩短工期;施工方案经济合理。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实用性与实际相结合。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场地条件、地下管线、周边环境及工期要求等条件选择具有实用性、最

4、佳的施工方案和机具设备。(2)以确保工期并适当提前为原则,安排施工进度计划。(3)以确保质量为目标,选择专业化的施工队伍,配合配套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4)以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为原则制定各项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5)以有利于生产为目标布置施工总平面图。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XX站位于银杉路与观沙岭路、杜鹃路十字交叉路口,沿银杉路南北向布置,为XX地铁4号线与长株潭城际线XX站的换乘站,拟采用通道换乘。车站总长202.7m。车站范围内地势两边高中间低,呈V字型。标准段车站宽度为22.7米,为两层三跨的箱型框架

5、结构。围护结构采用Ф1000@1200的钻孔灌注桩,桩间采用Ф800的三重旋喷桩阻水。支撑形式采用1道砼支撑+2道钢支撑,钢支撑采用Ф609mm,t=16mm钢管作为内支撑。本站共设4个出入口、2组风亭、一个换乘通道。附属基坑深一般在10m左右,位于道路两侧,对道路交通影响较小,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附属围护结构采用Ф800@1100围护桩,桩间采用Ф600的三重旋喷桩阻水。1号风亭采用1道砼支撑+1道钢支撑,钢支撑采用Ф609mm,t=14mm钢管作为内支撑。其余附属基坑采用1道砼支撑。图2.1XX站平面位置示意图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6、1、工程地质根据揭露地层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特征、风化程度等工程特性,揭示的岩土层从上到下依次为:<1-1>杂填土(Q4ml)、<1-2>素填土(Q4ml)、<3-1-2>粉质粘土、、<3-1-3>粉质粘土、粉土、<5-2>粘土、<5-3>粘土、<6B>全风化板岩、<7B>强风化板岩、<8B>中风化板岩、<9B>微风化板岩。车站基底埋深约16.4m,车站基坑底部位于<8B>中风化板岩、<9B>微风化板岩层。2、水文地质(1)地下水位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含水介质及水力特征分析,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上层滞水、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

7、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中,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同时也受人工生产生活用水及周边管网水的补给,一般水量较小,且无稳定的自由水面。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板岩的岩石裂隙中,其赋存条件受基岩裂隙发育情况、裂隙连通情况等因素影响,富水性和渗透性及涌水量变化较大,很不均匀。在岩石破碎地段,岩层的富水性和透水性好,具中等透水性,涌水量较大;在裂隙不发育,为完整或较完整岩石地段,岩层<8B>、<9B>富水性和透水性差,为弱~微透水。因此基岩裂隙水的赋存条件复杂,直接与裂隙发育情况密切相关。基岩裂隙水与上层滞水局部存在联通关系,在岩石节理

8、裂隙发育的地段,基岩裂隙水具有微承压性,基坑开挖后,岩石中可能存在滴状或小股渗水。其水量大小直接受基岩裂隙发育程度及裂隙的连通性影响。地下水水位:勘察期间,场地部分钻孔遇见地下水,勘察时测得各钻孔中测得上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