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带常温粘接接头失败原因的分析:.doc

输送带常温粘接接头失败原因的分析:.doc

ID:59317297

大小:1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5

输送带常温粘接接头失败原因的分析:.doc_第1页
输送带常温粘接接头失败原因的分析:.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输送带常温粘接接头失败原因的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输送带常温粘接接头失败原因的分析:1、粘接不牢:①搭接长度不够,台阶个数不够,胶接头的方向错误。②表面处理不当,没有将皮带表面打毛粗化至露出本体,或打磨破坏了编织物层。还应用适当的清洗剂清洗去污,晾置至充分干燥。搭接面应该为彻底干燥并粗化的完整没有被破坏的编织物本体。③涂胶不正确,对边缝处涂胶不充分。应用短而硬的毛刷在充分干燥的被粘面上分三次沿一个方向均匀地涂刷胶液,胶层要均匀不要太厚。④涂胶后没有充分晾置至表干(即待溶剂挥发后,至不粘附手指背面而有粘力感),致使胶膜里面的溶剂未充分挥发,影响了粘接质量。一般情况下推荐涂三次胶

2、液为佳。⑤粘合时由于手或其他因素(如粘接现场环境粉尘过多或湿度过大),使胶膜被污染,失去活性,造成粘接强度不足。粘合后没有对接头边缝处进行锤打、加压。⑥静置固化时间不够。粘合后的输送带在常温下静置固化30—60分钟,即可运行使用。若条件允许延长固化时间,24小时后最终固化达到最佳强度。一般温度越低,静置固化时间越长。⑦接口缝没有处理至完全封闭。潮气、物料等会给未封闭的接缝处的带心织物带来损害,导致接头部位出现开裂。如果将未用完的余胶涂在接缝处,会破坏原胶初粘强度。为获得最佳的粘接效果,两个接口缝应用橡胶修补剂进行封口处理。2、

3、鼓泡:①接头制作不精准或者搭接面粘合时对位不正确,致使胶膜间留有空气。两搭接头制作好后应重叠在一起,检验其尺寸精密度,各台阶间不能有间隙,并将两个台阶式搭接面对准贴合。②涂胶厚薄不均匀,胶层薄的先干,厚的地方溶剂未挥发完,没有形成初粘强度,造成虚粘。③粘合后排出空气时锤打不均匀,应由中间向四周进行密集锤打2-3遍,排尽搭接面间的空气。④在低温或者高湿度的环境中粘接皮带时,没有使用碘钨灯或红外线灯烘烤(烘烤温度60~80℃)胶膜,影响溶剂挥发速率,使得胶膜表面形成水膜,影响了粘接效果。此时烘烤尤为必要,静置固化时间也应延长至24

4、小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