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步骤.doc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步骤.doc

ID:59323117

大小:1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5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步骤.doc_第1页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步骤.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步骤.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试验MK-11-65AH/220V型直流电源一、1、断开直流系统蓄电池充电开关。2、拆除蓄电池充电开关接线,并用绝缘胶带做好标记。3、将放电试验仪器与蓄电池出充电关连接。4、合上蓄电池充电开关,调节放电试验仪器将电流控制在10A以内5、每隔半小时记录电流、每块电池的电压及温度。6、当电池电压降到10、5V时停止放电试验。7、试验过程中随时检查电池,若温度或电压出现明显变化将其隔离后再进行试验。8、当故障蓄电池达到整组蓄电池的20%时,更换整组蓄电池。记录各只蓄电池的端电压、温度,进行下面步骤:(1)选择放电电流为10小时放电

2、率的电流,在直流屏上合上放电柜的小开关,观察放电柜电流表显示值应小于10小时率放电电流,然后调节放电电阻,使放电电流为10小时放电率电流为止。此时,观察毫伏表所反映的电流与放电柜的电流一致,当明显不一致时,应检查接线是否有误,如果只存在一定误差,应以毫伏表的读数为准;(2)维持该放电电流,初始阶段每两小时记录一次每只电池的端电压、温度,观察电池是否出现酸液外溢、外壳裂损等异常现象。但当放电至电池电压普遍降至10.9V左右时,应每小时记录一次。在放电末期,当电池电压普遍降至10.87V左右时,电池电压下降很快,应密切注意电池的端电压,防止过放电;

3、(3)在放电过程中,如果有个别电池过早降至终止电压10.8V或其它异常现象要对其进行隔离,方法是先断开放电小开关,中止放电,再将异常电池与前后电池的连接板断开,使异常电池与蓄电池组隔离,然后用已准备好的长2m、截面积为50mm2的短接线将异常电池前后的电池连接,使蓄电池组重新构成回路,这样就将异常电池隔离。之后在直流屏上合上接放电柜的放电小开关3QF,继续放电。注意应该先断开异常电池与前后电池间的连接板,再将其前后电池连接,否则将使电池正负极直接短路,造成损坏电池、伤害人身的事故;(4)蓄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为10.8V,当电池电压普遍降为10.

4、8V时,并使电压不合标准的电池数控制在3%以内,断开直流屏上放电柜小开关3QF,停止放电,观察各电池是否有异常,如果有,应该分析原因并解决问题。(5)放电完毕,检查各只蓄电池电压、温度、电池绝缘等是否正常,并计算出放电容量;1)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为:C25=Ct/[1+0.008(t-25℃)]式中:C25——换算为25℃时的容量,AhCt——电解液平均温度为t℃时的容量,AhT——电解液的平均温度,℃上式只适用于电解液温度在10-40℃范围内;2)放电后25℃时的放电容量应为额定容量的95%以上,每个电池电压与电池组的平均电压的差值应在2%以

5、内,电池绝缘应≥0.2MΩ,电池的极板外形应无弯曲、无剥脱;(6)当电池都处于正常状态时,准备充电。注意放电后应及时进行充电,其间的间隔时间不能超过10小时二、放电试验结束后恢复原有接线,合上蓄电池出口开关使其进入均充电模式,当充电完成后再改为浮充电模式。1)充电过程中,如主充电柜发生故障而不能对蓄电池进行正常充电,可以改备用充电柜充电;2)充电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蓄电池有无异常现象,并每两小时记录一次各只电池的电压、温度;3)充电过程中,电池温度不宜超过40℃,在接近40℃时应减小充电电流或采取降温措施,如果温度升到45℃时应立即停止充电,待温

6、度降至35℃以下后再继续充电,但停止充电的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4)充电时,如发现有电池内部短路特征,应采取隔离措施(方法同放电时的隔离措施),然后或更换电池。本工程采用的密封免维护电池,无法测量电解液密度或观察内部状态,可用万用表测量电池电压判断是否有内部短路,短路的特征如下:a.充电时电池的端电压很低(甚至接近于零);b.自放电严重;电池开路电压低,放电时过早降至终止电压。(8)当充入的电量为放出的电量的1.5倍左右,各单体电池的端电压稳定3h以上不变;视为充足电,当电池表现为充足电状态时,应停止对电池的均充电而改为浮充电;(9)整个充放电过

7、程中应每2小时测量电池的温度极电压做好详细记录,并根据充放电记录绘制充放电特性曲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