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规规范相关条文及实例分析 - 结构理论

高规规范相关条文及实例分析 - 结构理论

ID:593272

大小:232.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08-23

高规规范相关条文及实例分析 - 结构理论_第1页
高规规范相关条文及实例分析 - 结构理论_第2页
高规规范相关条文及实例分析 - 结构理论_第3页
高规规范相关条文及实例分析 - 结构理论_第4页
高规规范相关条文及实例分析 - 结构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规规范相关条文及实例分析 - 结构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规规范相关条文及实例分析-结构理论作者简介:程懋堃,男,结构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建设部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审查委员会委员、全国抗震防灾委员会委员、全国高层建筑委员会委员,美国混凝土学会(ACL)、高层建筑委员会(CTBUH)、欧洲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会员(MEMBER),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资深会员(FELLOW),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兼任教授,曾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预应力结构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委员会副主任,1930年生于南京,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2、绪论:设计人员经常需要查阅规范条文,以指导和协助自己的工作。对于各本规范的条文,不但对于其中重要的条款应熟记,而且对于各条文的含意应当正确理解,以便正确应用。规范中有相当一部分条文在使用时有一定范围,不是任何情况都适用;有的规范条文内容不明确,容易产生误导;个别规范条文甚至是强制性条文,可能无法执行;还有个别条文甚至出现概念错误。因此,设计人员对于规范条文的正确理解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错误地理解和应用了规范条文,轻则导致设计浪费,重则导致安全问题。1对规范条文理解要透彻,需理解其制定目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3、GJ3—2010)[1](简称高规)第3.6.2条:“房屋高度不超过50m时,8、9度抗震设计时宜采用现浇楼盖结构;6、7度抗震设计时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且应符合下列规定:…”其中第5款要求:“楼盖每层宜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层。现浇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并应双向配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200mm的钢筋网,钢筋应锚固在梁或剪力墙内。”高规制定本条的目的是:当地震发生时,地震产生的水平作用力要通过楼板传递并分配至各竖向构件。而预制板楼盖的整体性不如现浇楼盖,所以要在预制板上面设置厚度不小于50mm的钢筋混凝土现浇层。因

4、此,对此条款的正确理解是:水平作用力需要楼盖来传递,如果不需要传递水平力,则现浇层不一定需要。实例:北京某酒店高20层,其平面示意见图1,使用多年后需要翻新改建。该酒店纵横方向均布置现浇的剪力墙,楼盖为每开间一块的预制双向预应力大板,板的尺寸为3.6m×(5.5~7)m。板面在预制时做成平滑表面,安装后即直接铺设面层(地毯或磁砖)。负责改建设计的结构工程师认为原设计板面无现浇面层,不符合规范。但是如果加现浇面层,将增加预制板以及剪力墙的荷载,出现超载。于是甲方组织召开了专家讨论会。笔者参加了此讨论会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由于该

5、工程剪力墙布置很密,每开间均有剪力墙,因此地震产生的水平力将在各开间由“当地”的剪力墙承担,也即“各自为战”,不需要传递水平力,因此可以不考虑高规第3.6.2条的要求,不需加设钢筋混凝土现浇层。与会各位专家也都同意笔者的意见,不需在预制板上加现浇层,改建设计的难题就此顺利解决。2规范条文的使用都有一定范围,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采用例如:高规第3.4.6条:“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和开洞时,应在设计中考虑其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有效楼板宽度不宜小于该层楼面宽度的50%;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在扣除凹

6、入或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板净宽度不应小于2m。”这条要求常因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而困扰设计单位。有些施工图审查单位,甚至对图2中口字形建筑物中间的绿化面积,也视作“楼板开洞”,认为面积不能超过30%。图2口字型建筑物国外规范对这个问题有明确规定。例如美国混凝土学会ACI(AmericanConcreteInstitute)规范ACI318-2011[2]中有一节专门说这个问题;新西兰规范NZS3101-2006[3]的第13章也是专门论述这个问题。美国波特兰水泥协会PCA(Portl

7、andCementAssociation)是一个非盈利组织,由若干大水泥厂商资助,此协会专门研究有助于提高和推广水泥制品的技术,其中重要的一项是钢筋混凝土技术。ACI的每版混凝土规范出版后,PCA即出版一本应用ACI318规范的手册,例如2008版的篇幅达900页,它详细解说了ACI318规范的各个章节,并用简单的手算例题来帮助理解和正确应用规范。ACI318规范将传递水平力(包括地震力和风力)的楼板(屋顶板)称为Diaphragm(横隔板)。PCA08版手册中,相应解释横隔板的定义和功能如下:在建筑工程中,横隔板属于结构构

8、件,如楼板或屋顶板,它起着下列部分或全部功能:1)提供建筑物某些构件的支点,如墙、隔断与幕墙,并抵抗水平力,但不属于竖向抗震体系的一部分;2)传递横向力至竖向抗震体系;3)将不同的抗震体系中的各组成部分连成一体,并提供适当的强度、刚度,以使整个建筑能整体变形与转动。新西兰规范ZS31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