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传热学B及答案.doc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传热学B及答案.doc

ID:59330420

大小:12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4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传热学B及答案.doc_第1页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传热学B及答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传热学B及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平顶山工学院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传热学》试题(B卷)答案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导热、热对流、热辐射2、在气体中,导热是气体分子不规则热运动时相互作用或碰撞的结果。3、几何条件、物理条件、时间条件(初始条件)4、瞬态导热、周期性导热5、增大、在流场内引起二次环流而强化换热;6、π倍7、逆流、顺流8、155w/m2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表征物体被加热或冷却时,物体内各部分温度趋向一致的能力。2、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是指单位面积上,当流体同壁之间为单位温

2、差,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传递的热量,它的大小表达了该对流换热过程的强弱。3、辐射力:单位时间内物体的每单位面积向半球空间所发射的全波长的总能量。4、黑体:能全部吸收外来热射线的物体,即吸收率α=1的物体5、膜状凝结:凝结换热中,凝结液能很好地浸润壁面时,凝结液将形成连续的膜,称为膜状凝结。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答:椭圆管的表面传热系数大(2分)。管内单相流体的受迫紊流换热中,表面传热系数与当量直径成反比关系(h∝d-0.2)(2分).对于周长相同的圆和椭圆,椭圆管的当量直径小于圆管的当量直径

3、(1分),所以椭圆管的表面传热系数大。2、答:要减少冷库冷损,须尽可能少地吸收外界热量,而尽可能多地向外释放热量(2分)。因此冷库应取较浅的颜色,从而使吸收的可见光能量较少,而向外发射的红外线较多(3分)。3、答:应注意防潮(2分)。保温材料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经常呈多孔状,或者具有纤维结构,其中的热量传递是导热、对流换热、热辐射三种传热机理联合作用的综合过程。如果保温材料受潮,水分将替代孔隙中的空气,这样不仅水分的导热系数高于空气,而且对流换热强度大幅度增加,这样材料保温性能会急剧下降。(3分)4

4、、答:影响对流换热的一般因素有:(1)流动的起因和流动状态(2分);(2)流体的热物理性质(1分);(3)流体的相变(1分);(4)换热表面几何因素(1分)。5、答:固体壁面附近流体速度急剧变化的薄层称为速度边界层,而温度急剧变化的薄层则称为温度边界层(2分)。速度边界层的厚度通常规定为在壁面法线方向达到主流速度99%处的距离,即温度边界层的厚度则为沿该方向达到主流过余温度99%处的距离,即=99%(3分)6、答:傅里叶的一般表达式为:(2分)。其中:q是热流密度矢量;λ为导热系数,它表示物质导热本

5、领的大小;gradt是空间某点的温度梯度;n是通过该点的等温线上的法向单位矢量,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号表示热量沿温度降低的方向传递。(3分)四、计算题(1、2题每题10分,第3题11分,共31分):1、解:先判断本题能否利用集总参数法。,可以用集总参数。(2分)时间常数(4分)则10s的相对过余温度(4分) 2、答:解:(6分)解得:d2=202.3mm(2分)则保温层厚度为(202.3-87)/2=34.6mm(2分)3、解:本题属两表面组成封闭系的辐射换热问题,其辐射网络图如下:(3分)其

6、中(3分)(3分)故由于蒸发而导致液氧损失的质量流量(2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