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里赏花-初中作文.docx

镜里赏花-初中作文.docx

ID:59331546

大小:17.66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9-04

镜里赏花-初中作文.docx_第1页
镜里赏花-初中作文.docx_第2页
镜里赏花-初中作文.docx_第3页
镜里赏花-初中作文.docx_第4页
镜里赏花-初中作文.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镜里赏花-初中作文.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镜里赏花韶华飞逝,日转星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华夏历史长河里,文学这颗明珠璀璨夺目,先秦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都能将具有古老韵味的中国文字历练的出神入化,堪称世界文字历史的一绝。文字伴随着诗词优美的韵律行走在中华的厚土上,积淀着炎黄子孙如痴如醉的梦……9/9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镜里赏花韶华飞逝,日转星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华夏历史长河里,文学这颗明珠璀璨夺目,先秦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都能将具有古老韵味的中国文字历练的出神入化,堪称世界文字历史的一绝。文字伴随着诗词优美的韵律行走

2、在中华的厚土上,积淀着炎黄子孙如痴如醉的梦……9/9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在文字的圣殿中,“词”以他独有的品质引领一代风骚。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词曲创作历朝最广,耸立着争雄对峙,相映生辉的两座奇峰,这就是以柳永、李清照为旗帜的婉约派和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两派均以其丰富的音乐性,审美艺术被世人传颂,从而占据着诗词的半壁江山。豪放派诗词人以其豁达的胸襟,广阔的视野泼墨抒怀,颇具潇洒,宛如太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壮。读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时,甚有感触,引用当代学者周国平一语

3、,有“浮生若梦,何妨就当它是梦,尽兴地梦它一场;世事如云,何妨就当它是云,从容地观它千变”之感。而婉约派恰恰相反,用其语言的忧伤之美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宋词的流派,明确提出分婉约和豪放者,学术界一般认为是明人张苓。关于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差异,俞文豹《吹剑录》的一段记载有画龙点睛之笔: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耆(qi)卿?”对曰:“郎中词(柳永),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月残风;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9/9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婉

4、约”一词,早见于先秦古籍《国语·吴语》的“故婉约其辞”,晋陆机《文赋》用以论文学修辞“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按照古书记载分析,“婉约”有委婉含蓄,柔美之意。我阅读数百篇婉约词,不难发现其所要表达的意愿情感委婉含蓄,一行一段,婉约流利。我认为,词的委婉含蓄主要表现在词的写作手法与表达方式时的手段。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降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

5、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婉约词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愁思都付在景物之中,景物相连,营造出愁的意境,“孤雁”、“黄花”、“梧桐”、“雨”,委婉含蓄的传达出一种冷清、伤感的情怀,所有的景物意向在最后都落在“愁”字上,甚妙!再者,一字一句,流露心中情怀。9/9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中国文字有四音,分两声,平声与仄声。说词富有音乐美,也是利用声调的有序转换,再加之词的长短句排列不同,音乐美更加丰富,既而出现了诸多词牌:鹧鸪天,江城子……就《声声慢》而言,前句字数

6、不多,却能利用叠字的声调排列产生意境,且读读起来朗朗上口。关于宋词的出现,据文史学家考证,起源于唐朝民间,先前被称为“曲子词”,经五代渐渐成熟,又叫长短句,例如宋代词人辛弃疾有本文集便称《稼轩长短句》。宋词根据其长短句排列不同,也出现许多词牌,每个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与音调,且字数不同,故宋词又分为三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前文提及的《声声慢》便划归中调之列。关于婉约词而言,它继承了唐代民间《花间》、《樽前》遗风,进一步发展。唐代词人温庭筠的诗词优美淡雅,历

7、代诗论家对其诗词评价甚高,称其为“花间派鼻祖”。如此,我个人姑且这样认为,既然宋词婉约派继承“花间派”风气,那么婉约派的“开门宗师”这一殊荣也应由温庭筠执掌,宋代李清照、柳永、秦观等人将婉约派诗词推及巅峰。9/9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婉约派诗词给人的感觉是忧伤淡雅,虽不是全部,但也是一股强有力的吸引,这和诗词人的个人人生经历有关。俞文豹说:“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这便道出了柳永的身世经历。9/9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柳永是婉约的代表人物之一,创作诗词千余首,对婉约派的贡献功不

8、可没。代表作《雨霖铃》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情意甚浓。记得在我院博雅人文素质教育讲坛时,基础部刘玉美教授做了题为“柳永的人格结构与柳永诗词的道德评价”讲座,甚是精彩。详细分析解读了柳永的坎坷经历。对柳永诗词的道德评价,刘玉美教授褒奖态度,我也认同,在此暂且不论。单说柳永人生遭遇,刘教授如是分析:在柳永人格结构有三点,想入仕,厌倦名利,玩世不恭。归结到底是儒雅与风流的矛盾。翻阅柳永传记,这几点清晰可见,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利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