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doc

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doc

ID:59331840

大小:4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4

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doc_第1页
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doc_第2页
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doc_第3页
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doc_第4页
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郑人买履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寓言中的一些文言词语,能说出重点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2、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并熟读成诵。3、指导学生利用注释大致读通,读懂寓言,明白其中的寓意,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谁自己买过鞋?能说一说你如何买的吗?(先挑选,再选号码,接着试穿,最后付钱。)   这么看来买鞋子对我来说也很简单,但在古代却有一个大人却不如我们聪明,因为买鞋闹了一个大笑话。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个故事?   今天我们就

2、要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寓言小故事《郑人卖履》。2、文学常识了解(1)、本文选自《韩非子》,作者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曾与李斯一起受学于荀子。因见韩国日益削弱,上书韩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国强兵,韩王不听,退而著书十万余言。书传至秦国,秦王大为赏识,于是发兵攻韩,迫使韩国送韩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韩非被拘入狱,后被李斯毒死于狱中。《韩非子》是法家的重要著作,文笔犀利,逻辑严密,善于用喻,有很强的说服力。(2)、寓言:“寓”寄物,“言”讲道理,寓言是一种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悠久历史的文学样式,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

3、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寄寓一种思想、哲理或经验教训,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发挥其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增长人们的智慧和才干。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课前搜集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3)、文言文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俗称“之乎者也”。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了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的事情,就需要将不重要的字删

4、掉。  可以说“文言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录“压缩”格式。  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文言文的特点:语言简洁、凝练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数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抽学生读,正音郑人买履(lǚ)自

5、度其足(duó)吾忘持度(dù)遂不得履(suì)宁信度(nìng)(dù)3、师:示范,学生要注意朗读的节奏轻重,读出韵律。4、生:齐读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引导学生回顾读懂文言文的方法结合注释;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2、学生用总结的方法,自主读书,试着读懂每个词语、句子,进而读懂整篇课文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3、小组间互相交流,反馈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重点弄懂以下几个疑难句子: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B:至之市,而忘操之C:何不试之以足4、阅读与思考:(1)在这个故事里,那个郑国人最终没有买到鞋?文中哪一句话交代了郑人买

6、履的最终结果。(2)他为什么没有买到鞋?(3)找出文中最能反映郑人思想的性格的语句?你认为郑人是一个怎样的人?5、大家对这个故事都熟悉了吧,那哪位同学愿意将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其它同学认真听,听后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四、角色朗读,体味情感1、同学们,这次我们来进行分角色朗读学生:自由搭配小组,练习读。朗读郑人和路人对话的同学,认真思考想象他们说话时的神态、心理、体会读时的语气情感。2、抽两组学生来读,师生进行评价五、总结全文,揭示寓意我们知道,寓言的特点就是借助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学了这个故事,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六、课后作业1、

7、读熟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这节课大家已经完全读懂了寓言的内容和揭示的道理,那大家课后试着将它演一演,想好这个故事需要几个人来演,各演什么角色?刻舟求剑教学目标:1、熟读浅近文言文,通过理解意思,理清层次,来背诵古文2、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具有随客观事物变化而变化的观念,不墨守陈规、因循守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郑人买履》这个寓言故事,知道了什么是寓言以及它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则寓言。板书《刻舟求剑》2、《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著

8、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余万字。在公元前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