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中物体的明暗规律.doc

素描中物体的明暗规律.doc

ID:59333648

大小:33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04

素描中物体的明暗规律.doc_第1页
素描中物体的明暗规律.doc_第2页
素描中物体的明暗规律.doc_第3页
素描中物体的明暗规律.doc_第4页
素描中物体的明暗规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素描中物体的明暗规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素描中物体的明暗规律中国美术高考网发布时间:2010-08-07来源:未知素描中物体的明暗规律 光与明度的关系:1:物体靠近光源近,亮的更亮,暗的更暗,对比强烈:反之光源越远,亮面越弱,暗面也越灰。(下图所示的亮、灰、暗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素描三大面)2:物体离画者越近,明暗对比越强,越远明暗对比越弱,其实就是近实远虚。(如下图所示)素描写生中的五调子:1:受光面(亮面):是物体受光线90度直射的地方,这部分受光最大,调子淡,亮部的受光焦点叫“高光”,一般只有光滑的物体才能出现。2:中间色(灰面):是物体受光侧射的部分,

2、是明暗交界线的过渡地带,色阶接近,层次丰富。3:明暗交界线:由于它受到环境光的影响,但又受不到主要光源的照射,因此对比强烈,给人的感觉调子最深!4:反光部:暗部由于受周围物体的反射作用,会产生反光。反光作为暗部的一部分,一般要比亮部最深的中间颜色要深。5:投影:就是物体本身影子的部分。它作为一个大的色块出现,也算五调子之一。投影的边沿近处清楚,渐远的模糊!(如下图所示)为了更加明确地理解明暗调子,根据光源和物体的体面形成的角度,我们以1--6的调子变化说明明暗调子在物体上所呈现的形式(如下图所示)备课纸10年3-4月29

3、30311日课题素描中的明暗课时数8授课日期第6周,星期,第节目的要求素描的明暗关系是素描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必须很好的理解并练习重点与难点明暗五调子的关系授课方式讲授、示范、练习备课日期:年月日板书设计明暗五调子关系:1、高光2、灰部3、明暗交接线4、反光5、投影作业布置完成一张明暗关系的素描,重点体会五调子的相互关系课后小结明暗五调子的关系对素描的作用非常重要认识素描中的明暗  (1):明暗产生的原因:有光源(不论是自然光源、人工光源)照射,就有了明暗之说;  (2):明暗的基本法则:光源直射处(向光)是明亮部。

4、.光源照射不到之处(背光)是黑暗部。反射光所形成的是中间灰色部分。  物体的形象在光的照射下,产生了明暗变化。光源一般有自然光、阳光、灯光(人造光)。由于光的照射角度不同,光源与物体的距离不同,物体的质地不同,物体面的倾斜方向不同,光源的性质不同,物体与画者的距离不同等,都将产生明暗色调的不同感觉。在学习素描中,掌握物体明暗调子的基本规律是非常重要的,物体明暗调子的规律可归纳为“三面五调”  A:三面物体在受光的照射后,呈现出不同的明暗,受光的一面叫亮面,侧受光的一面叫灰面,背光的一面叫暗面。这就是三面。  B:五调调子

5、是指画面不同明度的黑白层次。是体面所反映光的数量,也就是面的深浅程度。对调子的层次要善于归纳和概括,不同的素描调子体现的不同的个性、风格、爱好和观念。在三大面中,根据受光的强弱不同,还有很多明显的区别,形成了五个调子。除了亮面的亮调子,灰面的灰调和暗面的暗调之外,暗面由于环境的影响又出现了“反光”。另外在灰面与暗面的交界的地方,它既不受光源的照射,又不受反光的影响,因此挤出了一条最暗的面,叫“明暗交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大调子”。当然实际画起来,不仅仅是这五的调子,还要更丰富。但在初学时,我们起码要把这五种调子把握好

6、。在画面中树立调子的整体感,即画面黑、白、灰的关系,运用好这几大调子来统一画面,表现画面的整体效果。        画面构成  一张白纸无所谓空间,一旦画上了笔触,便破坏了纸面的完整与稳定,即出现画面构图分割现象。若是画上一个物体,纸面就形成了空间,再画上两个以上的物体,就得考虑形体的组合方式。绘画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大家如何把空间的物体转移到平面的画面上,解决画面构成问题。  1、形体组合与画面切割  同属于绘画的构图问题,构图是画者根据表达的意图与主题的需要,对画面所进行的整体布局。在形体组合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注意:(1

7、)不同位置的组合,(2)不同质的组合,(3)不同量的组合。  2、角度确定与空间序列  画者与物体的角度主要有两种,即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画面中造型因素均应按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为了使画面中造型因素有条不紊,需要物体在特定的角度下形成明确的空间序列。    上面这幅作品由三个立方体构成,并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作为三个立方体的这个整体形状位置,从而形成了三角形的构图。画面图示了三种切割变化形式。(1)框太长(2)框太大(3)框为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