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 带 问 题 分 析.doc

纸 带 问 题 分 析.doc

ID:59340185

大小:21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4

纸 带 问 题 分 析.doc_第1页
纸 带 问 题 分 析.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纸 带 问 题 分 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纸带问题分析1.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利用s1、s2、s3…可以计算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s2-s1、s3-s2、s4-s3…,如果各Δs的差值不等于零且在5%以内,可认为它们是相等的,则可以判定被测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求被测物体在任一计数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v:应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如 3.求被测物体的加速度有2种方法:方法1:“逐差法”.从纸带上得到6个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则.方法2:利用v-t图象求加速度.求出A、B、C、D、E、F各点的即时

2、速度,画出v-t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精典例题:如图是某同学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若干纸带中选中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了他对各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所接电源是频率为的交流电.OABCDEFcms12.804.40s25.95s37.57s49.10s510.71s6(1)为了验证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请进行下列计算,填入表内(单位:cm)s2-s1s3-s2s4-s3s5-s4s6-s5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______cm,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小车的运动是__

3、______.(2)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s.(3)物体的加速度的计算式______,加速度为m/s2.(4)计算打计数点B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m/s.(5)在图1-5-4中绘出v-t图线,并确定物体的加速度m/s2.同步练习:1、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1所示,设0点为计数点的起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1)第一个计数点与起始点间的距离x1=________cm,2)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3)物体经过第3个计

4、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3=________m/s.图-12、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实-1-10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则1)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

5、______m/s2,3)AB的距离应为________cm.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1)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4=________m/s,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4、研究小车的匀变速运动,记录纸

6、带如图所示,图中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s2,打P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           m/s。5、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F、G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1S,AB、AC的位移大小分别为S1=1.30cm,S2=3.10cm,利用AB和AC段求加速度的公式为a=______________,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m/s2

7、.6、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1-5-31甲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⑴根据可判定小球做运动.⑵根据公式计算A、B、C、D、E各点瞬时速度,且vA=m/s,vB=m/s,vC=m/s,vD=m/s,vE=m/s.(保留两位小数)⑶在图1-5-31乙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加速度a=m/s2.⑷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17.5000cmEDCBA7.0031.5049

8、.00甲图1-5-31v/cm·s-1t/s0乙16014012010080600.40.30.2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