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低压自放电原因.doc

电池低压自放电原因.doc

ID:59352626

大小:12.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9-04

电池低压自放电原因.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电池低压自放电原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放电原因简述电池低压,很大一部分都来自电芯内部的自放电过大,其简单定义为:电池的电压在存储过程中下降的很快,一般的厂家都是用每天电压下降了多少mV来衡量,单位便是mV/天,好的电池一天压降不会超过2mV;还有一些厂家采用的是K值计算方法,也就是mV/h,一个小时电压下降了多少mV,好的电池K值一般都在0.08mV/h以内。引起自放电过大的原因有二:物理微短路和化学反应。1、物理微短路引起物理微短路的情况很多,分为如下几种:a、粉尘和毛刺:很多厂家自放电大的电池拆开来都会在隔膜上发现黑点,中间位置占多数的便是粉尘击穿,边缘位置占多数的便是毛刺,这个比较好辨别;b、正极金属杂质:为

2、什么要将这个归入到这一类,其实正极的金属杂质经过充电反应后,也是击穿隔膜,在隔膜上形成黑点,也造成了物理微短路;比如很多正极铁锂材料就会面临自放电过大的问题,也就是铁杂质超标引起的。c、负极金属杂质:由于原电池的形成,负极金属杂质会游离出来,在隔膜处沉积而造成隔膜导通,形成物理微短路,国内某些低端的负极材料经常会遇见这样的情况;d、辅材的金属杂质:例如胶纸2、化学反应a、水分:群里有位朋友给出了一个文献解释:水分造成电解液分解,释放出大量的电子,电子再嵌入到正极氧化结构中,从而引起正极电位下降,造成低压;另外,水分在整个电池里面是个催化剂,会生成很强路易斯酸,从而不停的腐蚀SEI

3、膜,消耗锂源而引起电池低压。b、电解液溶剂:某些电解液溶剂加入后会引起电池的电压下降过快,之前我尝试过一款溶剂,加入后离子电导提升效果明显,但是自放电率比正常的溶剂快了3倍;可能的机理:这些溶剂不耐氧化,在存储过程中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消耗容量而使得电压下降。c、SEI膜没有形成好,在存放过程中,由于仓库具有一定的温度,所以引起SEI膜的脱落和重新反应,造成电池胀气、低压等。d、封装不良,极耳位置过封,可能造成极耳腐蚀而消耗锂源低压;其他位置过封,可能电解液透过CPP层腐蚀铝箔,而造成铝塑膜穿孔,进入水分造成低压胀气。;很多时候,胀气和低压是一起出现的,这个时候往往都比较严重了;

4、发生比例最多的低压,还是因为粉尘和毛刺引起的,这方面的控制大家都会说,但是操作起来却相对比较麻烦,比如:配方的优化,尤其是那些追求高性能的配方,本身就采用了BET较大的材料,再加入了很多的导电剂,掌握性能和脱粉之间的平衡是需要大量的研究的;车间粉尘的控制,很多厂家管理层比较重视,但是实际到执行层面却不行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