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组沉积类型.doc

延长组沉积类型.doc

ID:59356619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4

延长组沉积类型.doc_第1页
延长组沉积类型.doc_第2页
延长组沉积类型.doc_第3页
延长组沉积类型.doc_第4页
延长组沉积类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延长组沉积类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延长组沉积类型1.河流相其主要由河道块状砂岩与河漫滩粉细砂岩和砂质泥岩所组成。其中,低弯度辫状河流沉积细-中粒砂岩,底部较粗,顶部变细,呈正粒序状,层系厚度4-5m;底部冲刷面平坦,发育槽状、板状交错层理,倾角5-10°;不同沉积旋回的砂体彼此切割、叠置,形成厚达30m以上的块状砂体;自然电位呈箱状,河道砂与河间沉积之比大于2-3。高弯度曲流河沉积中-细粒砂岩,具典型的侧向加积层序,底部冲刷面起伏明显,砂体横剖面呈低凹顶平状,为正序粒旋回;下部沉积粗,发育大型板状、槽状、波状交错层理;上部沉积细,发育波纹层理及

2、水平层理,常见植物根迹及直立虫孔,泥质岩中富含植物化石,并且夹煤层或煤线;河道砂与河间沉积之比近于1。2.三角洲相延长组三角洲属于建设性鸟足状,水上、水下沉积物都有明显的河道沉积特征。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相交织,构成了三角洲复合砂体。(1)三角洲平原亚相它包括分流河道及河漫滩沉积。其中,分流河道沉积以细-中粒砂岩为主,属局限性填充沉积序列,矿物及结构成熟度较高,层理构造规模小,而砂体规模大,剖面上底凹顶平,平面上呈带状、树枝状。河漫滩沉积为薄层细-粉砂岩夹砂质泥岩互层,具砂波层理,含煤线及植物根迹化石。(2)三

3、角洲前缘亚相因河口坝被水下分流河道切割、叠置,往往形成复合砂体,主要为细砂岩与粉细砂岩,有较高的矿物结构成熟度。砂体呈席状,前缘为朵状镶边,是含油的主要部位。(3)前三角洲亚相岩性主要为深灰色、黑色泥岩、含凝灰质的泥岩,发育水平层理。所含植物化石有介形虫、鱼鳞鱼骨、叶肢介及少量双壳类和植物叶片。3.深湖相其岩性为深灰色、黑色泥、页岩,含介形虫、鱼类及软体动物化石,间夹湖底扇浊积砂体。延长组沉积特征根据岩性组合,延长组最早分为五段,即T3y1、T3y2、T3y3、T3y4、T3y5,随着勘探不断向盆地内部深入,结

4、合井下岩性、电性及含油性将其进一步划为10个油层组(长1-长10)。延长组基本以北纬38°为界,北粗南细,北薄南厚,北部厚约100-600m之间不等,南部厚1000-1300m,边缘沉积坳陷带最大厚度为3200m。其沉积特征如下:延长组一段(T3y1):盆地东部和东北部主要由灰绿、浅红色中粗粒长石砂岩夹暗紫色泥岩、粉砂岩组成的河流沉积。而在盆地西南部陇东一带,下部以河流、上部以三角洲及少量湖相沉积为主,其岩石类型主要为浅灰色中细粒长石砂岩夹薄层灰色粗砂岩及深灰色泥岩。总的来说本段沉积以厚层、块状中-粗粒长石砂岩

5、为主,南厚北薄,南细北粗,砂岩富含长石颗粒,普遍具麻斑状沸石胶结(俗称“愚人花岗岩”)。自然电位曲线大段偏负,视电阻率曲线呈指状。含长10油层组,在马家滩油田为主要采油层之一。延长组二段(T3y2):与T3y1相比,湖盆水域明显扩大,总的沉积格局为东北沉积厚度小,粒度细,西南部沉积厚度大,粒度粗。本段长9的下部油层以深色泥页岩夹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为主,是一套广泛湖侵背景下形成的产物。在长9的上部,除盆地边缘外,湖盆南部广泛发育黑色页岩、油页岩,通常称“李家畔页岩”,厚约20-40m,这套页岩在盆地内部分布稳定

6、,井下常表现高自然伽玛、高电阻率,是井下对比的重要标志,在盆地北部及南部周边地区渐变为砂质页岩及粉砂岩,高阻现象消失。本段上部砂岩发育段划为长8油层,主要为湖退背景下的三角洲沉积、扇三角洲沉积,是陇东及灵盐地区重要的产油层。延长组三段(T3y3):沉积特征仍表现为南厚北薄,按沉积旋回自下而上进一步划分为长7、长6、长4+5油层组。长7主要以泥页岩为主,在陇东地区长7深湖相油页岩中夹砂质浊积岩且含油,这套地层是延长组湖盆发育鼎盛时期形成的重要生油岩,俗称张家滩页岩,在湖盆广大地区均有分布,但东薄西厚、北薄南厚,是

7、一套稳定的地层划分对比标志层。由于泥岩中夹带多层凝灰岩,在井下表现为特征明显的高自然伽玛、高电阻率、高声波时差等特点。长6主要为一套中细粒灰绿色砂岩沉积,在盆地北部、东北部发育五个大型三角洲沉积,而在盆地西部及南部主要发育水下扇及扇三角洲沉积,是延长组重要的储油层段,自然电位曲线从下向上表现为倒三角形偏负特征。本段上部长4+5油层组总的来说由泥岩、砂岩组成,俗称“细脖子”段,相对来说下部为砂泥岩互层,局部砂岩含油,而上部主要由深色泥岩组成,是延长组的第三套生油岩,为次要生油层。延长组四段(T3y4):本段地层在

8、南部及西南部部分遭受剥蚀,保存不完整。从岩石类型看,全盆地基本一致,为浅灰、灰绿色中-细粒砂岩夹灰色粉砂质泥岩,砂岩呈巨厚块状,具大型交错层理,泥质和钙质胶结为主,厚200-250m,沉积厚度仍表现为北薄南厚,粒度北粗南细,庆阳、华池一带沉积最细,夹层增多。根据砂岩发育程度可进一步划分为长3、长2油层组,相对来说长3砂岩中泥岩夹层多且厚,自然电位曲线呈指状,视电阻率曲线呈锯齿状,而长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