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语前置教程文件.doc

宾语前置教程文件.doc

ID:59360428

大小:6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04

宾语前置教程文件.doc_第1页
宾语前置教程文件.doc_第2页
宾语前置教程文件.doc_第3页
宾语前置教程文件.doc_第4页
宾语前置教程文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宾语前置教程文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文言文宾语前置辨析学案一、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 在文言文中,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焉”等做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边。例如: (1)彼且奚适(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也? (《逍遥游(节选)》) (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3)沛公安在?     (《鸿门宴》) (4)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奚适”即“适奚”——到哪里;“何以”就是“以何”——凭什么,靠什么;“安在”就是“在安”——在哪里;“焉置”也就是“置焉”——放(运

2、)到哪里。值得注意的是,例句(4)中的“土石”也是“置”的宾语,但不是疑问代词,所以放在“置”的后边,翻译成现代汉语要做适当的调整——把土石放(运)到哪里。 疑问代词做宾语要前置的规则,在文言文中是非常严格的,几乎没有例外的情况。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 在文言文中,如果一个句子是否定句,而且又是代词作宾语,这时宾语往往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构成宾语前置。例如: (5)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6)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 (7)良

3、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 例句(5)“忌不自信”不能理解为“邹忌没有自信心”,而应该看成“忌不信自”,即“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城北徐公漂亮)”,代词宾语“自”前置了。同样,例句(6)(7)分别应看成“莫能御之也”和“良人未知之也”,两个宾语“之”都前置了。 由上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无”等或表示否定的无定代词“莫(没有谁)”。两个条件中少了任何一个,宾语都不前置。 否定

4、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远没有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的规则严格。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就能找到否定句中代词宾语没有前置的例子,如: (8)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也。         (《弈秋》) (9)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黍离》) 另外,这种宾语前置的现象,还残存在现代汉语的某些成语中,如“时不我待”。 三、借助“是”或“之”构成宾语前置 这种类型的宾语前置句具有加强语气,强调突出宾语的作用。例如: (10)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 (11)惟弈秋之为听。    

5、 (《弈秋》) (12)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惟……是……”“惟……之……”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一种典型格式,“是”“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翻译;“惟”是“只”“只是”的意思,起强调突出作用。例句(10)的意思是“只有依靠兄嫂”;例句(11)也可以看成“惟弈秋是听”,即只听弈秋的。例句(12)的“何厌之有”即“有何厌”,意思是“有什么满足的”,这里的“之”字也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在这类宾语前置的情况中,如果宾语本身是代词,通常用“之”来辅助构成“此之谓”“我之谓”等格式,并且

6、形成了一种固定句式,翻译成“说的就是……”。例如: (13)“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秋水(节选)》) (14)“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 这类宾语前置的情况,也留存于现代汉语的某些成语中,如“惟利是图”“惟才是举”“惟命是从”等。     附文:宾语前置的六种情形: 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卿欲何言?(《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客何好

7、?(《冯谖客孟尝君》)  沛公安在?(《鸿门宴》)  尔何知?(《淆之战》)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淆之战》)  若街亭失守,吾等安归?(《失街亭》)  今方来,我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2)、否定句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李朔雪夜入蔡州》)  自书典所记,

8、未之有也。(《张衡传》)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居则曰:“不吾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3)、叙述句宾语前置——叙述句宾语前置,一般用“是”等助词作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