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常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幻灯ppt课件.ppt

冬小麦常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幻灯ppt课件.ppt

ID:59362422

大小:12.24 MB

页数:55页

时间:2020-09-20

冬小麦常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幻灯ppt课件.ppt_第1页
冬小麦常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幻灯ppt课件.ppt_第2页
冬小麦常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幻灯ppt课件.ppt_第3页
冬小麦常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幻灯ppt课件.ppt_第4页
冬小麦常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幻灯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冬小麦常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幻灯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冬小麦常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正定县植保站一、主要病虫害的症状与识别㈠、病害1、小麦锈病条锈病[识别]主要侵害叶片,叶片最初为褪绿条斑,不久即形成的夏孢子堆,在叶表面排列成桔黄色虚线状的纵行,这是条锈病的主要特征。发生严重时,叶片变黄枯死。叶锈病[识别]主要侵害叶片,叶鞘也发生。叶片初生褪绿色小点,不久即形成椭圆形桔红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散生,条锈叶锈2.小麦白粉病:[识别]发病初期叶上出现白色霉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上面长出白粉状的霉层,以后变灰白色至淡褐色。后期在霉层中散生黑色小粒(子囊壳)。最后病叶逐渐变黄褐色而枯死。白粉病3

2、.赤霉病(烂麦穗头):近几年赤霉病在我县危害较重,2003年我县麦田普遍发生。一般流行年份可减产5%-15%,而且病麦中还产生对人畜有毒的物质,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和利用价值。。[识别]主要危害穗部,有时侵染茎节,小麦抽穗扬花期受病菌侵染,先是个别小穗发病,小穗基部变为水浸状,后渐失绿色,然后沿主穗轴上下扩展至邻近小穗。病部褐色或枯黄,潮湿时可产生粉红色霉层(分生孢子),空气干燥时病部和病部以上枯死,形成白穗,不产生霉层,后期病部可产生黑色颗粒(即子囊壳)。子粒干瘪、呆白,潮湿时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赤霉病穗4.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

3、性病害,蔓延扩展迅速。一般麦田减产10-20%,重病田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我县近几年小麦全蚀病迅速扩展,成为制约小麦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识别]小麦全蚀病是典型的根病,病菌仅侵染小麦根部和茎基部。病株根和地下茎变黑腐烂,抽穗后茎基部变黑腐烂加重,形成典型“黑脚”症状。叶鞘易剥落,内生灰黑色菌丝层,后期产生点状突起(子囊壳)。由于基部受害,地上部老叶变黄,分蘖减少,枯死或形成白穗,穗不实或籽粒秕瘦。成片白穗和黑脚是全蚀病特有的症状。早期白穗表现全蚀病成片白穗全蚀病黑根5、小麦纹枯病:近几年小麦纹枯病在我县发生普遍,个别地块危害严重。[识别

4、]主要危害植株下部的叶鞘和茎秆,小麦各个生育阶段都可发生。叶鞘上初为椭圆形水渍状病斑,后发展为中间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斑,病斑扩大连片形成花秆。茎秆上病斑梭形,纵裂,病斑扩大连片形成烂茎。由于花秆烂茎抽不出穗而形成枯孕穗或抽出后形成枯白穗,结实少,籽粒秕瘦。苗期病症纹枯病成株期纹枯病6、小麦根腐(叶枯)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引起不同症状,严重地块可减产30-70%。[识别]出土幼苗因地下部分受害苗弱叶黄,发育延迟。成株期继续发生根和茎基腐,植株易倒或提前枯死。叶片初期呈梭形小褐斑,多个病斑相连导致叶枯。叶鞘上形成褐色云纹状斑,严重时叶鞘连

5、同叶片枯死。穗部颖壳上形成上褐色不规则斑,穗轴及小枝变褐,潮湿时产生霉层。病种子上形成褐斑,胚变黑。成熟期黑颖苗期黑根正常麦粒黑胚粒7、小麦黑穗病我县发生的小麦黑穗病主要有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黑穗病是系统侵染性病害,散黑穗花器侵染,种子内部带菌;腥黑穗病种子附着、病残体、土壤带菌,播种后侵染。这两种病害均在穗期表现症状,但防治时间都在播种前。药剂拌种是唯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刚抽出散黑穗病穗正在散粉的散黑穗病穗腥黑穗病粒和健粒秆黑粉病㈡、虫害1.麦蚜(俗称油虫):从小麦苗期到乳熟期都可危害。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小麦叶、茎、嫩穗内的养分,受害部位出

6、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卷缩,不能抽穗,子粒灌浆不饱满,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麦蚜还可传播小麦黄矮病毒病。蚜虫2.小麦吸浆虫:小麦吸浆虫为一种毁灭性害虫,危害小麦造成严重减产,直至绝收。目前,小麦吸浆虫已成为我县小麦生产上的一种主要害虫,我县主要为麦红吸浆虫。[形态]成虫体微小纤细、形似蚊子,桔红色,密被细毛,体长2-2.5毫米。触角基部两节橙黄色,腹部细长。幼虫长2.5-3毫米,长椭圆形,桔黄色,无足蛆状。吸浆虫成虫卵放大灌浆期低龄幼虫腊熟期收获后吸浆虫中蛹老熟幼虫放大幼虫结圆茧结长茧化蛹3.麦蜘蛛:俗名火龙,有麦长腿蜘蛛和麦圆蜘蛛两种类型,

7、我地以麦长腿蜘蛛为主。麦蜘蛛以成螨和若螨危害,主要刺吸小麦叶片内养分,受害叶片先呈现白色斑点,以后变黄,严重时叶片枯死,延缓小麦生长发育,造成减产。麦蜘蛛为害状4.地下害虫:我县麦田地下害虫以蝼蛄、蛴螬、金针虫为主。地下害虫在小麦播种后咬食小麦地下根茎,造成缺苗断垄,严重时要补种或重播。小麦被害状蛴螬金针虫㈢、麦田杂草我县麦田主要优势杂草为播娘蒿、荠菜、麦瓶草(米瓦罐),部分地块麦家公、猪秧秧较多,个别地块禾本科杂草雀麦、节节麦发生较重。一般杂草密度为10-50株/平方米,高的达1000株/平方米,部分田块超过了防治指标30株/平方米。由于优

8、质麦品种比较敏感,故在除草时严禁使用2,4-D丁酯。看麦娘节节麦春季雀麦幼苗小麦苗秋季雀麦幼苗雀麦成株播娘蒿麦家公荠菜苗期猪殃殃二、小麦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根据小麦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