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探究

关于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探究

ID:5936638

大小:2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29

关于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探究_第1页
关于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探究_第2页
关于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探究_第3页
关于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探究_第4页
关于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探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长短桩复合地基的适用范围,阐述了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计算方法,并指出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关键字:长短桩复合地基;复合地基承载力;沉降变形计算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前言随着复合地基在土木工程中广泛应用,对复合地基理论认识的逐渐提高。近年来,提出了由两种或几种不同类型(或同种类型而长度差别较大)的桩与土组成的多元组合型复合地基。这种新型复合地基形式从目前研究与应用情况来看,基本形式大多为两种或几种不同类型长短桩复合地基。长短桩复合

2、地基处理技术(又称为多桩型复合地基、多元复合地基)是一种较新的复合地基处理形式,它一般是利用刚性或半刚性长桩和柔性短桩相结合对地基进行的综合处理(即长桩主要控制沉降变形,短桩主要提供承载力)[1],并铺设柔性垫层,使桩体、土、承台共同作用。这种新型的复合地基已经开始在工程中应用,比其它复合地基表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和经济性。1.长短桩复合地基的适用条件8长短桩复合地基的适用条件大致分为两种情况:(1)当建筑的基底以下存在厚度不大的(局部)软弱土层时,完全采用间距较大长桩不能完全满足承载力要求,这时可以

3、在间距较大长桩中间增加短桩对基底软弱土层进行补强加固,不但可以提高厚度不大软弱土层的承载力,而且能够消除局部软弱土层引起的不均匀沉降。通过分析勘察报告、基坑开挖验槽、轻便触探等手段来确定短桩的加固深度、加固范围。在这种情况下短桩可采用夯实水泥土桩、旋喷桩等形式与长桩间作形成多桩型复合地基[2]。(2)当基底以下存在上下两层较为理想的桩端持力层时,单纯采用短桩方案,将桩端放在上层持力层,复合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设计的需要,但是加固区较浅,沉降变形量较大;单纯采用长桩方案,将桩端放在下层持力层,复合地基承

4、载力、变形计算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但地基处理工作量比较大,费用较高。因此可采用长短桩复合地基,长、短桩分别落在下、上两层理想的桩端持力层上,充分发挥上下两层桩端持力层的特性,这样既可以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又能够减少沉降变形,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减少地基处理的工作量,并且降低地基处理的费用[2]。2.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计算2.1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8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来看,最普遍的方法是参照同一桩长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形计算方法:先计算短桩复合地基

5、承载力,然后将短桩复合地基视为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桩间土”,最后计算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再进行变形计算。具体计算过程如下[3]:2.1.1短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可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4]:(1-1a)将其变形为:(1-1b)式中:—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短桩分担的面积;—短桩截面积;—短桩置换率,;—桩间土强度提高系数;—桩间土强度发挥度—短桩承载力特征值。2.1.2将短桩视为“桩间土”然后再计算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2-1)8式中:—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6、—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长桩分担总面积;—长桩截面总面积;—长桩承载力特征值。2.1.3短桩、长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计算,取其值较小者:式中:—折减系数,取0.3-0.33;—桩体28天立方体试块强度,MPa;—单桩截面面积,m2;—桩的周长m;—第i层土与土性和施工工艺有关的极限侧阻力,kPa,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取值;—第i层土厚度;—与土性和施工工艺有关的极限侧阻力,kPa,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取值;或者,当用单桩静载实验求得单桩极限承载力Ru后,可按

7、下式计算:(K取2)8当考虑基础宽度和深度对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进行修正时,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的规定:一般宽度不作修正,其基础宽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零,深度可作修正,其基础埋深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0[5]。在深宽修正后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式中:—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KN/m3,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基础埋置深度,一般自室外底面标高算起。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时需满足建筑物荷载要求,当在轴心荷载作用时式中:—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当

8、在偏心荷载作用下,除满足上式外,尚应满足下式要求[2]:式中:—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2.2长短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8长短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采用复合模量法,沉降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建筑物基底区域的沉降计算分为两部分:长短桩复合区域(短桩区域)1、长桩区域(短桩桩端至长桩桩端区域)2、上部两个区域的沉降计算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的方法,不考虑软弱下卧层的沉降,复合地基最终变形量的计算公式为:图1长短桩复合地基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