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润滑套与壁后压气沉井施工法.doc

泥浆润滑套与壁后压气沉井施工法.doc

ID:59371185

大小:4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4

泥浆润滑套与壁后压气沉井施工法.doc_第1页
泥浆润滑套与壁后压气沉井施工法.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泥浆润滑套与壁后压气沉井施工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泥浆润滑套与壁后压气沉井施工法  1.泥浆润滑套  泥浆润滑套是把配置的泥浆灌注在沉井井壁周围,形成井壁与泥浆接触。选用的泥浆配合比应使泥浆性能具有良好的固壁性、触变性和胶体稳定性。一般采用的泥浆配合比(重量比)为粘土35%~45%,水55%~65%,另加分散剂碳酸钠0.4%~0.6%,其中粘土或粉质粘土要求塑性指数不小于15,含砂率小于6%(泥浆的性能指标以及检测方法可参见有关施工技术手册)。这种泥浆对沉井壁起润滑作用,它与井壁间摩阻力仅3~5kPa大大降低了井壁摩阻力(一般粘性土对井壁摩阻力为25—50kPa,砂性

2、土为12~25kPa),因而有提高沉井下沉的施工效率,减少井壁的圬土数量,加大了沉井的下沉深度,施工中沉井稳定性好等优点。  泥浆润滑套的构造主要包括:射口挡板,地表围圈及压浆管。  射口挡板可用角钢或钢板弯制,置于每个泥浆射出口处固定在井壁台阶上,它的作用是防止泥浆管射出的泥浆直冲土壁而起缓冲作用,防止土壁局部坍落堵塞射浆口。 地表围圈是埋设在沉井周围保护泥浆的围壁。它的作用是沉井下沉时防止土壁坍落;保持一定数量的泥浆储存量以保证在沉井下沉过程中泥浆补充到新造成的空隙内;通过泥浆在围圈内的流动,调整各压浆管出浆的不均

3、衡。地表围圈的宽度即沉井台阶的宽度,其高度一般在1.5~2.0m左右,顶面高出地面或岛面约0.5m,圈顶面宜加盖。可用木板或钢板制做。  压浆管根据井壁的厚度有内管法和外管法两种。厚壁沉井多采用内管法,薄壁沉井宜采用外管法。  沉井下沉过程中要勤补浆,勤观测,发现倾斜、漏浆等问题要及时纠正。当沉井沉到设计标高时,若基底为一般土质,因井壁摩阻力较小,会形成边清基边下沉的现象,为此,应压入水泥砂浆换置泥浆,以增大井壁的摩阻力。另外,在卵石、砾石层中采用泥浆润滑套效果一般较差。 2.壁后压气沉井法  壁后压气沉井法也是减少下

4、沉时井壁摩阻力的有效方法。它是通过对沿井壁内周围预埋的气管中喷射高压气流,气流沿喷气孔射出再沿沉井外壁上升,形成一圈压气层(又称空气幕),使井壁周围土松动,减少井壁摩阻力,促使沉井顺利下沉。  施工时压气管分层分布设置,竖管可用塑料管或钢管,水平环管则采用直径25mm的硬质聚氯乙烯管,沿井壁外缘埋设。每层水平环管可按四角分为四个区,以便分别压气调整沉井倾斜。压气沉井所需的气压可取静水压力的2.5倍。  与泥浆润滑套相比,壁后压气沉井法在停气后即可恢复土对井壁的摩阻力,下沉量易于控制,且所需施工设备简单,可以水下施工,经

5、济效果好。现认为在一般条件下较泥浆润滑套更为方便,它适用于细、粉砂类土和粘性土中。但设计方法和施工措施尚待积累更多的资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