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doc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doc

ID:59378640

大小:4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1-26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doc_第1页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doc_第2页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doc_第3页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doc_第4页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浙江省临安市天目高级中学 尉 峻  【教学目的】  1、体会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学习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  2、通过对诗歌的分析和欣赏,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的能力。  3、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设想】  1、抓住诗的思路,反复朗读,着重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而具体、深入地感觉诗的意境,学习诗人的宽广襟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  2、启发式导读:    按诗词阅读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阅读的主要过程为:读释──串解──赏析──悟旨,期

2、间,利用课文注解和教学幻灯片材料作为辅助手段,师生讨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一、预习  1、关于词的介绍:    课前将介绍词的特点的幻灯片打出,供学生预习用:    幻灯一:    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两汉,奠基于隋唐,大盛于宋代,它原本是配合燕(“燕”通“宴”)乐曲调的歌辞,但在发展中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每一首词都有词牌。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词的题目可用可不用。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

3、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定。有的词不分段(段,又称“片”、“遍”、“阕”等),称作“..单调”;有的词分两段,称作“双调”;还有分三段、四段的,称作“三叠”、“四叠”。前两类数量较多。此外,按词的字数多少,一般可分为小令(约五十九字以下)、中调(约九十字以下)、长调(约九十字以上),如《沁园春》114字,属于长调。词,又有“曲词”、“杂曲子”、“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别名。     要点: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词牌(“沁园春”);题目(“长沙”)。  2、朗读:    朗读前先打出

4、幻灯片,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容易读错的字:    幻灯二:  沁(qìn)湘(xiāng)舸(gě)霜(shuāng)    廓(kuò)浮(fú)斥(chì)遒(qiǘ)     同时明确:本词有25句,九个整句,114字。(词谱规定)    要求:在每个整句前用○1至○9这些序号标好。 二、导语设计  “名人少年多立志”,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对50位名人作过研究,发现他们中有90%是在20岁以前就立下了自己的志向。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宏愿,均是其青少

5、年时确立的志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立志是成才的动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就是表现了作者青年时的志向和抱负的艺术写照,让我们通过学习,体会作者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推动我们早立志,早成才。  毛泽东诗词,我们在初中里已学过《七律·长征》、《沁园春·雪》,有谁能来背诵一下? 三、交代学习目的(即教学目的)  打幻灯:(幻灯三)  (内容同前教学目的) 四、解题和背景介绍  引导读课前提示,复述背景要旨。..  打幻灯:(幻灯四)  《沁园春·长沙》的创作背景:  (○5○6)1911年,毛

6、泽东18岁时到湖南长沙,在此从事革命活动13年。1913年至1918年在湖南第师范读书,1918年与何叔衡等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五四”时,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随后,又领导了驱逐湖南督军兼省长军阀张敬尧的斗争。(○8○9)1920年与何叔衡等创建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共产党成立后,他又组建了中共湘区委员会并任书记。1923年离开长沙到上海、广州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到1925年回湖南湘潭从事农民运动。同年秋,他自韶山经长沙赴广州

7、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4)在长沙,重游岳麓山、水陆洲、湘江这些读书时经常与朋友游聚的旧地(○5○7)。追述往事(○6),写下了这首词。   注:标有(○5○6)等序号的是该词的整句句序。 五、上阕导读  1、第一层(第一个整句):    寒秋:深秋。    湘江北去:湘江,源出于广西灵山东,海洋山西麓,流贯湖南东部,经长沙北去,汇入洞庭湖,全长817公里,为湖南境内最大的河流。   ⑴ 提问:本整句为了填词的需要,变动了词序。据词义,其正确的词序应怎样?     明确: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深秋时节,独自一人站在橘子

8、洲头,(只见)湘江水滚滚向北流去。   ⑵ 提问:从上阕看,这个整句的作用有哪几条?     明确:其一,点明时令;        其二,交代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其三,引出作者;        其四,作出铺垫(A、为下文描写“湘江秋色图”作铺垫;B、为下文“万类……”的哲理作铺垫)。     短短十二个字,把诗人独立顾盼,意气昂扬的形象烘托如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