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12 力学实验.doc

高考物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12 力学实验.doc

ID:59389543

大小:2.29 MB

页数:44页

时间:2020-05-30

高考物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12 力学实验.doc_第1页
高考物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12 力学实验.doc_第2页
高考物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12 力学实验.doc_第3页
高考物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12 力学实验.doc_第4页
高考物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12 力学实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12 力学实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高考物理考前冲刺大题精做专题12力学实验【2013高考会这样考】1.学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测力计等.2.理解各实验原理,并能根据实验原理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还要会一些简单的创新实验.3.掌握常用的实验方法,例如控制变量法、图象法处理数据.4.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力学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但要知道如何采取措施尽可能地减小误差.5.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原味还原高考

2、】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实验原理对打点计时器的认识:(1)作用:计时仪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2)工作条件:电磁打点计时器:4~6V低压交流电;电火花计时器:220V交流电.(3)纸带上点的意义:表示和纸带相连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通过研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间隔,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2.利用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的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v2、v3、v4、…,若v2-v1=v3-v2=v4-v3=…,则说明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由此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即加速度恒定不变.(2)沿直线

3、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x1、x2、x3、x4…,若Δx=x2-x1=x3-x2=x4-x3=…,则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Δx=aT2.3.利用纸带数据求解速度、加速度的方法(1)“平均速度法”求某点瞬时速度,即如图所示.(2)“逐差法”求加速度,即然后取平均值,即这样使所给数据全部得到利用,以提高准确度.(3)“图象法”求加速度,即由“平均速度法”求出多个点的速度,画出v-t图象,直线的斜率即代表加速度.4.数据处理及实验结论由实验数据得出v-t图象(1)根据表格中的v、t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仔细描点,如图所示,对于每次实验,描出的几个点都大致落

4、在一条直线上.(2)作一条直线,使同一次实验得到的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这条直线就是本次实验的v-t图象,它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特别提醒1】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2.先接通电源,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3.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滑轮相撞,在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它.4.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要适当,以免加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的点太少,或者加速度太小,而使各段位移无多大差别,从而使误差增大,加速度的大小以能在50cm长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得六、七个计数点为宜.【特别提醒2】由实验得出的

5、v-t图象,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两条途径进行分析:1.小车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当时间增加相同的值Δt,速度也会增加相同的值Δv,由此得出结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2.既然小车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那么v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v=kt+b,所以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1.实验原理(1)如图所示,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

6、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了.2.要点步骤(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即原长.(2)如图所示,将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的下端,在平衡时测量弹簧的总长并测出钩码的重力,填写在表格里.1234567F/Nl/cmx/cm(3)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多次重复前面的实验过程.(4)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3.实验改进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也可以不测量弹簧的自然长度,而以弹簧的总长作为自变量,弹力为函数,作出弹力随弹簧长度的关系图线.这样可避免因测弹簧

7、的自然长度而带来误差.【特别提醒】一、实验操作时注意以下三点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要注意观察,适可而止.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系上描的点尽可能稀,这样作出的图线精确.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以免增大误差.二、处理数据时注意以下两点1.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2.按照图中各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所描的点不一定正好都在这条曲线上,但要注意使曲线两侧的点分布大致均匀,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