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教案.doc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教案.doc

ID:59391177

大小:2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5-30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教案.doc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教案.doc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教案.doc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教案.doc_第4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习作1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教学准备:   1、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2、师准备范文一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1、“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今天,让我们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  2、老师拿出自己的童年照片,给同学讲自己的童年趣事,激发大

2、家谈话的兴致。  二、学生交流自己的童年趣事:  1、谁愿意把自己珍藏的照片或物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让我们听听你动情或有趣的讲述?   教师简要提示:   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2、先同桌互相交流,再全班交流。  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让我们看看大作家钱钟书的女儿在身患绝症后躺在床上写下的《爸爸逗我》。学生自由阅读例文。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3)

3、“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的趣事能体现你的个性吗?  3、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四、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1、学生写草稿。  2、在教师的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习作2教学要求:  1、能按"习作要求提示"选择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老师不知道的故事,自拟问题写下来。  2、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3、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关键   借助插

4、图探究写法,捕捉细节完成习作.  课前准备   创造一个老师不在场的课堂,给予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要求  1前几天,老师有一次因故不在课堂,老师想知道没有老师在时,同学们都做过些什么。不要怕在老师面前暴露缺点而羞于表达,大胆地说出真实的情况,无论是好事,趣事还是错事都可以说。  2交流  3揭示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写老师不在场时,你和小伙伴之间发生过的故事,无论是好事,趣事还是错事,都可以写下来。  二、借助插图,探究写法  1整体观察插图,感知”面”的描述。  讨论:画面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当时的情形怎么样?  2抓住局

5、部观察插图,感知”点”的描写  从插图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某个人或几个人进行细致的观察,想一想:他们在做什么?由人物的动作.表情想象出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插入突发事件添加细节。  展开想象:如果教室门猛然被推开,情况会怎样?或者突然有人说”老师来了”,情况又会怎样?  三、联系实际,交流体验  1、日常学习生活中,插图中描绘的场面大家一定也经历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老师不在场时,自己曾经扮演过怎样的角色?  2、交流、评议  引导学生不仅抓住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还要把其他同学的种种表现都描述出来。   3、各自梳理,确定本次习作材料  四、写法迁移,尝试

6、习作   1、运用插图探究出的写法完成习作草稿。   2、组织评议,指导修改。   3、誊写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2          “面”——把握记叙文六要素          “点”——抓住人物活动          “细节”——插入突发事件习作3设计理念: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作前准备:  收集古今中外名人惜时、勤学的事例或找一些具有感

7、人事例的小故事。  教学目标:  1、任选一篇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根据提示选取有意义的内容进行表达。   2、能结合具体事件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  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事件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事件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语  引导回忆:同学们,你们最近看过哪些课外读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