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道情现状和发展探究

右玉道情现状和发展探究

ID:5939410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29

右玉道情现状和发展探究_第1页
右玉道情现状和发展探究_第2页
右玉道情现状和发展探究_第3页
右玉道情现状和发展探究_第4页
右玉道情现状和发展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右玉道情现状和发展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右玉道情现状和发展探究  [摘要]道情,又称渔鼓、竹琴或“黄冠体”,原系宗教艺术之一种,以演唱道教故事或与此有关的题材为主要内容.道情中的诗赞体一支主要流行于南方,成为为曲白相间的说唱道情;曲牌体的一支流行于北方,右玉道情就是流行于山西北部的曲牌体戏曲道情,在田园考察之后,本文谈谈其现状及发展。[关键词]右玉道情现状分析发展研究目前,在全国南北十五个省区,尚存的道情艺术就有四、五十种,仅山西一省就有晋北道情、临县道情、洪洞道情、永济道情、阳城道情、长子道情。其中,晋北道情分为右玉道情、神池道情和大同道情三大派系。右玉道情主要流布在山西北部地区、内蒙古南

2、部地区。说唱道情演变为戏曲形式,是出现在清代以后。据《山西省剧种概况》中记载,晋北戏曲道情,在剧目和音乐上掺杂着梆子戏的成份,如文坊牌子曲、武场锣鼓经、唱腔中的“滚白”、“介板”、“流水”等,几乎与北路梆子完全相同。可见道情登上戏曲舞台的时间是在北路梆子之后,梆子戏是清代以来的新兴戏曲艺术,因而晋北道情演变为戏曲形式,也就不过一、二百年。9据老艺人回忆,右玉道情是从“川底”即应县、怀仁一带传来。右玉道情作为晋北道情的派系之一,并没有同步起源于清代,在清代右玉道情没有班社,也没有演唱道情的艺人。到了民国初年,据传有一个“武为周道情班”为晋北一带最早的职业

3、班社,班主武为周是应县人,以领戏班为职业,他在村里集聚了二十多个艺人经常在大同、怀仁、山阴、应县、浑源一带演出。后来有应县人鲍存教道情,怀仁人樊掌才拜其学艺,右玉人杨白、梁祥、李二毛、小米拴等拜樊掌才为师学唱道情,杨白又带徒弟孟占明、曹丕富、刘根儿、贾全等人,梁祥带徒弟韩银顺、王存基等人逐渐在右玉南山一带发展道情,从此右玉县有了本地演唱道情的艺人。解放后,右玉县在一九五六年新组建了“右玉县道情剧团”,一九六八年因文化大革命运动解散,一九七零年冬,重新组建“右玉道情剧团”,特别是在一九八四年全县设有二个道情剧团,原道情剧团为一团,从雁北艺校毕业的学生组成

4、右玉道情二团(也称青年剧团),共有男女演员70人,乐队30人,共计106人,随着地域、师承的不同,遗产保留或散失的不平衡,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风格多样、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一、右玉道情的音乐艺术特色9道情戏是在道情说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演唱时,主唱者怀抱渔鼓、手持简板击节说唱,并有五六人以竹笛、四胡、板胡等乐器伴奏和伴唱,采用曲牌连缀,进行各种抒情和叙事表演。道情的演出形式,决定了道情的音乐艺术,有唱腔、乐器和伴奏音乐三部分组成,并经历了发展、演变和革新。右玉道情的音乐艺术同样如此。(一)唱腔曲调道情音乐比较丰富,据传说原有七十二个套曲和一

5、百来种曲调,现收集整理比较完备的只有十三种套曲和九十六种曲调,其唱腔为联曲体,是利用诸宫调的某些曲子互相联缀起来,组成有层次的大型唱段。每种套曲又有“正、反、平、苦、抢、紧”六种不同的曲子,其中正调演唱的曲调为“商”字调;用反调演唱的曲调为“徽”字调;“平”表示正常的情绪,“苦”表示愁苦、凄凉的情绪,二者皆用正调演唱;“紧”表示唱腔结构紧凑,“抢”表示唱腔结构喜悦、轻快、类似“抢”一般地速度。另外,道情又巧妙地借鉴了“晋剧”中的“介板”、“流水”、“滚白”以及昆曲唱腔,弥补了本身的不足。音乐伴奏中的“渔鼓”为道情特定乐器,其文武场乐器与梆子剧种大致相同

6、。大致可分三大类:第一类:古词唱曲。即以古词曲为主,兼有少量配合七言、十言变文体唱词的曲调,相传道情有七十二调,若干小调。但现在收集起来的,仅有六十多曲,这些曲调,无论唱词结构,还是曲式、旋律、节奏、调性、唱法以及唱腔的组织形式等,均有严谨的格律。91、唱段的组织形式和结构体制。利用同宫调或不同宫调的某些曲调,按照需要临时互相联缀组合而成,这种组合,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只是根据情绪要求。2、曲调的规范化和成套化。右玉道情的曲调,从句式、段落、韵律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格律要求,变文唱词的唱腔曲调由七字调和十字调组成,这类曲调无固定格式和复杂的句法限制,结构灵

7、活、便于反复,在右玉道情中使用较多。类似这样的词曲唱腔有:《耍孩儿套曲》、《西江月套曲》《梅花调》、《高调》《苦相思》、《红袍》等。如《耍孩儿》的词式结构:第一乐段第一句:终南山,是吾家,第二句:腊月天,开鲜花,第三句:茅庵草舍无冬夏。(乐队奏过门)第二乐段第四句:仙桃仙果般般有,(转辙)第五句:对对童儿捧仙茶,第六句:洞门外悬挂葡萄架。这些古词曲,变文唱词的唱腔曲调,把不同的调性、调式、情绪、节奏曲调规范成套。93、虚腔衬字的运用。右玉道情唱腔音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衬字的运用,也就是嗨道情,在右玉道情唱腔中这种嗨嗨腔出现比较频繁,它不仅用于填补虚腔

8、,在实际唱词中也频繁地夹杂使用。由于道情过多地掺杂使用衬字,唱起来使人感到杂乱无章,不解其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