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要素调控技术总结.doc

寒地水稻要素调控技术总结.doc

ID:59394923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9

寒地水稻要素调控技术总结.doc_第1页
寒地水稻要素调控技术总结.doc_第2页
寒地水稻要素调控技术总结.doc_第3页
寒地水稻要素调控技术总结.doc_第4页
寒地水稻要素调控技术总结.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寒地水稻要素调控技术总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寒地水稻要素调控技术总结水稻高产创建首先要设计目标产量,围绕目标产量进行技术调控,最终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要素管控技术是针对构成水稻产量的四大要素(平方米穴数、每穴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进行定量调控和管理,并将各项技术措施综合集成组装,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经过一年的试验亩产达到802kg现将实施的高产攻关技术总结如下。、采用大棚、三膜覆盖、钵有摆栽育苗在“两秋、三常年”的基础上采用高台钢骨架大棚育秧。3月5日提早扣棚,育苗时采用三膜覆盖钵育盘,用该种方法育出的秧苗素质高,其各项指标均达到壮苗标准。调查表明,百株干重较常规育秧增加0.5g,带麋率提高15

2、个百分点,提早返青分篥5d,有效分篥增加50株/in。二、选用高产优质品种选用了高产优质品种一一龙粳26(原种)o三、置床处理与床土配制置床处理:每平方米置床施用腐熟有机肥8〜10kg、尿素20〜25g、磷酸二铉50〜60g、硫酸钾25〜30g,并混拌在3〜5cm深的土层内,做到床平、土细、肥匀。在摆盘播种的前一天,置床浇1浓度的硫酸水3kg/m,使置床土壤pH值达到4.5〜5.5,并用杀菌剂消毒。床土配制:将酵素有机肥、过筛旱田土按1:2拌匀,每平方米床土用硫酸铉40〜50g、磷酸二铉50〜60g、硫酸钾20〜30g并拌匀。四、蒸汽催芽和适期播种种子经比重1.17盐水选后,浸种6

3、〜7d,水温为11〜14°C,当达到浸种标准时,进行蒸汽催芽。4月5日,机械播种,每盘播芽种105g,覆土厚度0.5〜0.7cm。后覆膜。种子通过蒸汽催芽及精确播种,表现芽齐、芽壮和苗匀、苗齐、苗壮,提高了秧苗素质。苗后除草100m用千金9mL.五、加强秧田管理,确保旱育壮苗按旱育壮苗模式,以调温、控水为手段,重点抓好4个关键时期,使秧苗地上和地下均衡发展,育成标准壮苗。1.控制好温度1叶期棚温控制在25笆左右,2叶期控制在22笆左右,3叶期控制在20°C左右。出苗后及时炼苗,逐渐加大通风和炼苗时间,本着温度宁低勿高的原则。2.控制好水分根据早晚秧苗叶尖是否吐水、中午是否卷叶、床土

4、表面是否发自,来确定是否浇水。每次水要浇足,本着宁干勿湿的原则控制浇水次数。3.做好健身防病工作除使用种子成膜包衣技术外,还在秧苗1.5、2.5叶期分别喷施米醋1500~3000mL/hm+磷酸二轻钾3000g/hm,这样可明显起到壮苗抗病的作用。防治立枯病效果可达100%、5.4.做好移栽准备工作移栽前2〜3d采取“一控、三带”,即进一步控水蹲苗壮根、加强炼苗,带药用70%艾美乐0.06g/m(预防潜叶蝇、负泥虫等虫害),带肥用磷酸二铉125〜150g/m,带生物菌肥用增产菌150〜300g/hmo六、合理耕作,提高整地质量1.耕作制度采取以翻为主,翻旋结合的耕作制度,耕层深度在

5、15cm以上,充分发挥耕深效应。2.排水加强排水,做到排水处处干,充分发挥干土效应,使土壤能够释放出更多的养分。3.整地质量地平是水稻高产栽培的前提,通过提早泡田、整地和提高整地质量,5月1日前稻田达到平、碎、软、深和高低差在3cm以内的要求。七、合理施肥1.施肥原则采取控氮增磷、钾,由前重施肥适量后移,基肥和追肥协调,中后期辅以叶面肥,以叶龄为指标追施。2.施肥方法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基肥深施。3.尿素220kg/hm、磷酸二铉120kg/hm、硫酸钾105kg/hm,硅钙肥300kg/hm2氮、磷、钾比例为2:1:(0.8-1)o基肥量占全生育期总量的比例为:尿素40%、磷酸二铉(

6、或全营养生物有机肥)100%、硫酸钾60%。八、适期移栽秧苗1.插秧时间插秧时间在5月13日,秧龄40d,叶龄3.5片,不插隔夜秧,这样可充分利用前期有效积温,有利于水稻返青和分麋期生长,增加有效穗数。2.本田状况选择“花达水”插秧,插秧后及时覆水,以促进返青分篥。1.人工插秧平方米28穴,每穴5〜7棵苗,插秧规格30*12cmo九、药剂除草技术选用安全性好的除草剂,分2次施用,确保全田无杂草。在插秧前5〜7d和插秧后15〜20d,分别用30%阿罗津600mL/hm和30%阿罗津600mL/hm+10%草克星150〜225g/hm用甩喷法施人,水层3〜5cm,保水5〜7d。十、本田

7、管理技术1.井水增温采用井水增温措施(小白龙增温)可使井水进入本田的温度达17笆以上,确保水稻全生育期正常生长。2.肥水管理使用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①秧苗到4叶期时,应及时施分篥肥(5月22日),水层3〜5cm,追施尿素80kg/hmo使肥效反应在盛蕖叶位(6叶),促进分II早生、快发。②水层在水稻全生育期中,以3〜5cm间歇灌溉为主,浅、湿增温补氧,为水稻正常生长创造良好条件。③水稻进入7叶期后,即生育转换期(6月17〜22日),茎数已达到计划茎数的80%左右,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