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灾难应对设施系统设计探究

城市公共空间灾难应对设施系统设计探究

ID:5940124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9

城市公共空间灾难应对设施系统设计探究_第1页
城市公共空间灾难应对设施系统设计探究_第2页
城市公共空间灾难应对设施系统设计探究_第3页
城市公共空间灾难应对设施系统设计探究_第4页
城市公共空间灾难应对设施系统设计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公共空间灾难应对设施系统设计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公共空间灾难应对设施系统设计探究  【摘要】当今世界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但城市抵御灾难的能力却并没有随之加强,由灾难而导致的生命、财产损失时有发生,通过对城市灾难应对系统设施的合理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抵御灾难的能力。【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灾难应对设施;公共设施一、城市公共空间的灾难应对现状6自然灾难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而城市灾难则泛指城市灾害事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诸多不利或负面影响。当今世界城市化进程呈现飞速发展之势,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当中,根据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执行主任安娜·蒂贝朱卡预计,到2050年左右,全世界城市

2、人口将达到人口总数的70%。可以预见的是,城市中的人口密集程度将会呈现前所未有高度。同时,未来的大型都市将占有全球66%的经济活动以及85%的技术发展成果,可以说,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城市的安全与发展将决定整个国家的命运。然而,目前城市对于自然灾害的防范、抵御等应对能力还远远不够。回顾21世纪前后,全球的一系列城市巨灾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1999年中国台湾“9·21”大地震,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2008年中国汶川“5·12”大地震,2011年“3·11”日本9级大地震等,在这些灾难面前,城市的灾难应对系统显得极为薄

3、弱,特别在我国,城市中还极少设有针对突发性灾难的应对系统,这对于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经济稳定来说是极为不足的。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大部分城市的灾难应对系统还很薄弱,联合国大学(UnitedNationsUniversity)的SrikanthaHerath称,大城市在建设公共空间时很少考虑到减灾措施,即便是欧洲和北美国家也是如此。在发展中国家中,大多数城市建造在平原上,面对风暴、暴雨或海啸袭击无法抵御。就当今的城市灾难应对系统来看,日本的设施设计以及灾难抵御能力无疑是首屈一指的,由于日本处于火山地震带,其领土内发生地震的频率非常高,因此,其建筑及公共设

4、施设计都考虑到抗震因素。在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中,东京虽然陷入交通瘫痪、通讯不畅的局面,但人员的避难和疏散过程并未造成伤亡和明显混乱,充分显示了其城市应对灾难的能力。而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很少考虑灾难应对因素,虽然国家发布了《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但各级城市并未配套相应的公共设施,也很少有企业及科研机构对此进行研究。6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灾难应对设施系统设计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城市应对突发灾难的能力、保障城市在灾难事件中的安全、保证居民人身财产安全、保证经济正常运转都将起到重要作用。二、城市公共空间灾难应对设施的设计可行性及优势公共空间,是指

5、可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内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商业中心等,在城市中属于人员密集度较高的区域,同时也是公共设施种类较全、数量较多的区域,因此,在灾难发生过程中及发生之后,是最有条件成为临时安置点的区域。公共设施系统及产品由于长时间的存在于公共空间之中,在灾难来临时不需要临时安装,具备了实现由一般性的服务产品转化为抗灾、救灾产品的可能性,并且公共设施类的产品耐用性比较强,可以在灾难的恶劣环境下完成功能上的要求。因此,将公共设施与灾难应对设施进行组合设计是非常行之有效的设计思路,总体来说:其可行性与优势有以下几点:1

6、.突发灾难应对速度快。将灾难应对设施与公共设施进行组合设计,能够在灾难发生时最快的发挥抗灾、救灾功能,避免灾难降临时安置救灾设备的时间延迟。2.不需要专门的安放设置空间。公共设施本身占用一定的公共空间,将灾难应对设施与之相结合,不会额外占用空间。63.日常维护成本较低。由于公共设施往往使用高耐受度材料制作,因此不容易损坏,灾难应对设施与之组合能够有效的减低日常消耗及相应的维护成本。4.公众识别度高。公共设施的尺寸、形态使其在城市建筑中具有较高的公众识别度,将灾难应对设施与之结合,在灾难发生时能够使大众尽快的就近得到保护。三、城市公共空间灾难应对设施的设计研究方向由于上

7、述提到的可行性及优势,我们将公共设施系统作为公共空间的灾难应对产品系统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考虑到灾难发生时情况的复杂性,其具体设计方向有以下几点:1.公共空间灾难临时信息传达设施,针对灾难来临时预警、疏导、救援、安置、搜寻等各个阶段的应对重点,对信息传达类公共设施的功能、造型、材料、信息传达途径及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及再设计。事实证明,灾难来临时如果民众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信息指导,能够避免由于盲目求生而导致的大面积骚乱、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在灾难发生后能够帮助民众得到更多的有助于救援的信息,并得到良好的心理安抚。2.公共空间灾难临时救援、庇护设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