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

ID:59405314

大小:1.04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5-27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1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2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3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4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5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6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7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8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9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10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教室的高度大约为2米B.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μm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D.人心脏跳动一次约为1秒2.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问B.猜想C.实验D.得出结论3.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

2、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4.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B.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C.回音的声速比原来声音的声速要小D.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变大了B.玩具在平面镜中成像C

3、.日食的形成D.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变成一条彩色的光带6.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的观后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C.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D.彩色电视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7.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的B处有一白色鹅卵石.若从A处用激光手电筒发出的激光能照在鹅卵石上,则激光应射向()A.B点B.B点上方C.B点下方D.任意方向均可8.某人从平面镜中看到时钟如图所示,则此时的实际时间是()A.12:

4、01B.12:10C.10:21D.10:519.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做变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华跑得较快D.全程小华的平均速度比小明快10.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所发出的声音的区别是()A.音调不同,丁瓶的音调最高B.音调不同,丙瓶的音调最高C.音调相同,丙瓶的响度最大D.音调相同,丁瓶的响度最大11.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

5、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现象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变小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12.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他继续向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A.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B.光屏应向右移动,

6、成放大的像C.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D.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13.家住山区的小明星期天上午8:00出发,骑车去亲戚家,途经3个不同的路段,先是上坡路,然后是平直路,最后是下坡路,于9:00到达.若三路段的长度相同,且他在3个路段的平均行驶速度之比为1:2:3,则8:30时他行进在哪一路段()A.上坡路段B.平直路段C.下坡路段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当光屏移动到如图所

7、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向左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蜡烛向右移动10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C.蜡烛向右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D.蜡烛移到20cm刻度线处,光屏应移到70cm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5.__________被誉为实验物理学家的先驱,他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错误的落体观

8、点:《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一本物理学中的著作,他揭示了力与动运的关系,该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填物理学家的名字)16.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m/s.17.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到的数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