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题.doc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题.doc

ID:59408239

大小:10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27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题.doc_第1页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题.doc_第2页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题.doc_第3页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题.doc_第4页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线----------------------------------------------封-----------------------------------密------------------------------------------------------------------------八年级上册语文阶段检测(2018年1月)(120分钟,150分)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蹒跚(pán shā

2、n)  绯红(fēi) 辟邪(pìxié)  婆娑(pó suō)B.诘责(jié ) 潜滋暗长(qiǎn)  病恹恹(yān yān)  濒临(bīn  lín)C.倔强(jué jiàng)  绿釉(lǜ yòu) 踌躇(chóu chú) 脍炙人口(kuài)D.遒劲(qiú jìn)   肖像(xiào)   哄堂大笑(hōng)  遏制(è zh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狼籍  茸毛  旁逸斜出  无动于钟B.筹划 惟妙惟肖  重峦叠嶂  坦荡如底C.跋涉  爆晒  因地置宜 巧妙绝伦D.顾忌 不可名状  摩肩接踵  迫不及待3.下列句中加

3、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良好的家风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B.曹文轩的许多作品都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一些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上。C.一些年轻人沉溺于网络游戏,心无旁骛,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D.作文课上,王强批评同学的作文文不加点,漏洞百出。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斯琴高娃在《朗读者》节目中,真切地表达了天下儿女内心深处孝敬母亲和敬仰母亲。B.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C.随着姚明等三大中锋退役,使中国男篮进入了低迷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D.朱校长那清晰的思路、超快的语速、开朗的性格以及乐观的情绪,深深地感染

4、了我们。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的儿子,他聪明善良、敢想敢做。正如曹文轩所说的那样:“桑桑具有至高无上的神性,他是落入凡间的精灵。”B.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C.圣地亚哥是一个刚毅、坚强、不屈服的硬汉子,小说表现的主题是“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D.《三国演义》中,关羽由于自负,忘记了刘备“东联孙权,北拒曹操”的计策,与孙吴结仇,被乔装为商人的陆逊入了城,导致“大意失荆州”6.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

5、的一项是()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A.他能够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理应得到大家的恭维。B.班长接见了前来视察的市人大代表,并介绍了班级管理工作情况。C.由于下午要参加班级活动,他谢绝了朋友要他一起去游玩的邀请。D.我向同学们介绍了学习经验,给了大家很多教诲。二、(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0题。(共9分,每小题3分)生于忧患

6、,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被任用B.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发作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故天

7、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焉得为大丈夫乎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面山而居C.必先苦其心志其如土石何D.管夷吾举于士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0.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本文是《孟子》中的名篇,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B.第一段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练而最终担当大任的事例,证明了磨难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C.第二段作者从个人发展角度,从正反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D.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偶句,既使语言错落有致,又表现出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