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飞GPS技术设计书.doc

潘飞GPS技术设计书.doc

ID:59411206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6

潘飞GPS技术设计书.doc_第1页
潘飞GPS技术设计书.doc_第2页
潘飞GPS技术设计书.doc_第3页
潘飞GPS技术设计书.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潘飞GPS技术设计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北国土资源学院GPS控制网技术设计书姓名:潘飞班级:测量0906班指导老师:肖灌二○一一年四月十六日GPS控制网技术设计书一、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1、目的要求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了解控制测量作业的全过程,掌握GPS静态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理论水平与外业操作能力。2测区情况本测区位于东经112°22’、北纬30°33’附近。位于湖北国土职业学院东区和西区的校区,测区内为市区,地势平坦,建筑物以及树木较多,通视条件较差。本次实习在测区内布设6个GPS控制点,构建一个D级GPS网,满足实习需要。二.已有测量成果及利用一.

2、实习已有成果1.已有资料测区如有已知的国家高等级三角点,可考虑联测国家高等级点,将GPS网点的坐标转换到国家坐标系中。如测区无已知的国家高等级三角点,采用测区独立坐标系。2.控制网起算数据本次实习GPS控制网可考虑利用国家等级点2个,国家等级点必须有西安1980坐标系坐标或1954北京坐标系坐标,作为本次实习GPS网的起算数据。如无已知的国家高等级三角点,则采用测区中任意两点的独立坐标作为本次实习GPS控制网的起算数据,独立坐标系可选用已已建成的地方独立坐标系,也可以在实习是自己建立。3.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时间系统GPS基线向量为WGS-84坐标系,GPS网平面

3、平差成果为西安1980坐标系坐标或1954北京坐标系坐标,并转换为测区相应的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或1956黄海高程系统。时间系统采用北京时间或UTC时间系统。(二)、技术依据:CH2001-9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三、控制流程收集资料技术设计书踏勘控制测量过程检查控制计算与检查检查验收成果提供四.布网方案一、作业方法1.GPS网的布设采用三台GPS接受机,按边连式的布网形式布设GPS控制网,等级为D级

4、。2.GPS网的选点(1)GPS点位的选择应符合技术要求,有利于使用其他测量方法进行联测;(2)点位的基础应坚定稳固,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3)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应大于15。;(4)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点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得小于200m,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m;(5)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3.GPS静态测量外业观测及观测数据资料的处理二、外业观测1 天线的架设(1)、天线距地面1米以上,严格整平,基座测前经过检验;(2)、严格对中,其对中误差小于等于1毫米

5、。2 天线高量取(1)、量取天线高应从标石中心量至天线外边沿标志处;(2)、互成120°各量取一次,较差小于3毫米。3 观测的基本技术要求观测模式静态数据采集间隔20秒卫星截止高度角≥15°天线安置的对中误差1mm有效观测卫星数≥4两次丈量天线高之差3mm观测时段长度≥60分卫星的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8观测时段数≥1任一卫星的有效观测时间≥15分4本次实习的GPS控制网采用GPS技术静态观测方法施测。采用设备:2-3台双频GPS接受机(标称精度5mm+1pmm·D,D以Km计)。本次D级GPS网对GPS接收机的技术指标见下表:接收机类型标称精度观测量同步观测

6、接收机数双频或单频≤(10mm+3ppmp*d)载波相位4台或3台计算机:一台。5 外业记簿观测过程中记录员记录以下内容:测站名、测站编号、观测年月、观测员、记录员、时段号、接收机和天线号、天线高、开关机时间、卫星信噪比及天气情况等信息。5.外业观测数据的检核作业组外业观测后,及时地对野外观测数据进行质量分析。检核软件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研制的GPSADJ(Ver2.0)软件包或Ashtech公司提供的Solution(Ver2.1)软件包。同一条边任意两个时段的成果互差应小于接收机标称精度的倍。同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符合以下规定:式中n为闭合环边数,D为平均边长公

7、里数。异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符合以下规定:式中n为闭合环边数,D为平均边长公里数。基线处理采用标准参数解算,采用其它技术参数(如删除卫星、单频或开窗等)解算的基线以文本文件(磁盘)说明。6.GPS控制网的数据处理1.基线解算基线数据解算采用随机软件包GPPS(Ver5.2)或Solution(Ver2.1)软件求解,基线解算采用消电离层的双差浮点解或加点离层改正的双差整数解(固定解),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卫星截止高度角≥150电离层模型为:Standard模型对流层模型为Hopfiled或Computed模型。星历为广播星历或精密星历采用L1频率或L1L2两个频率

8、2.网平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