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10kv配网规划建设探究

城市10kv配网规划建设探究

ID:5941124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9

城市10kv配网规划建设探究_第1页
城市10kv配网规划建设探究_第2页
城市10kv配网规划建设探究_第3页
城市10kv配网规划建设探究_第4页
城市10kv配网规划建设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10kv配网规划建设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市10KV配网规划建设探究  摘要:作者通过实践工作经验总结10KV配网规划建设中弱点,对配网网架结构和规划建设的关键点进行分析,合理规划线路走廊安排以优化网架结构、科学建设城市配网规划工作,提高供电质量、供电的安全和可靠水平,合理有效地利用资金和节能降损达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关键词:配网规划线路走廊网架环网K型站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城市10KV配网规划建设现状1.1网架主干线和分支线方位交错较多,网架不合理,线路长、用户多,10kV线路供电半径过大难于合理控制潮流、减少损耗。1.2由于电源布点不合理,有些地方出现主变负载不均衡,负荷难于接入,10kV出

2、线仓位过少,小容量10KV用户占用变电站10kV仓位过多,导致变电站10kV仓位利用效率低下,从而降低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1.3现有配电网10kV线路以辐射供电为主,负载率过高,分段不合理,联络数过少,无法满足N-1准则;1.4部分使用的开关设备性能较差,环网用负荷开关不具备电动操作条件,难以执行环网操作,需要改造开关数量较多。61.5事故处理自动化程度低,花费时间长,恢复供电慢。人工倒闸、人工数据采集等落后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严重阻碍了城市的电力发展。210KV配网规划线路走廊安排规划线路走廊时如果采用架空线,将影响市容市貌,城市中区内全部规划为电缆线路,而且架空线路的故障率比电缆

3、线路高。从实际的运行经验来看,架空线路的故障率远高于电缆线路。综合这些因素,在佛山市城规部门与我局达成共识,在进行城市电网规划与建时,10kV线路应该优先考虑电缆。另外,从电缆故障引起的馈线事故跳闸的统计来看,绝大部分的电缆故障是由于外力破坏引起的(据统计约占80%~90%),因此,从减少电缆故障所导致的馈线跳闸的角度考虑,应尽量减少电缆直埋,只有临时性的电缆线路才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对于采用排管敷设的电缆线路,在线路维护或需新放电缆时需要重新开挖,显得极为不便,且排管敷设的电缆线路比电缆沟里的电缆遭受外力破坏的可能性要大;而采用电缆沟的敷设方式其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4、,10kV线路走廊应优先考虑电缆沟,其次是电缆排管敷设,尽量减少电缆直埋。310KV配网目标网架结构分析3.1“以电源点为中心,分布配置K型站”的原则6对于正处在快速发展期的配电网络,由于现有电源点布点缺乏,10kV出线仓位过少,小容量10KV用户占用变电站10kV仓位过多,导致变电站10kV仓位利用率低下。考虑到10kVK型站接线方式清晰、灵活,其出线带继电保护,且10kV母线带自切,故障点判断容易,可较快实现负荷转移,具备较强的负荷释放能力,故在优化10kV配电网结构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电源点为中心,分布配置K型站”的原则.3.2在配网规划中,应该按照“分层分区、适度交错”的原则

5、,理顺配电网层次结构,明确区块性质,做到结构合理,避免不同性质的配网结构无序交错。将配电网分为2个层次:层次一由10kV专线、P型站(开环点前)、K型站及架空线主干线组成;层次二由P型站(开环点后)、K型站至P型站及10kV用户、架空线支线及杆变等组成。按此结构区分,层次比较清晰,结构较为明确。将配电网络按区域性质分为“电缆网络”及“架空网络”,在具体规划工作中,应注意电缆网络及架空网络的适度交错,以“简单易行、利于运行”为原则,避免过度复杂的网络结构。3.3对于电缆网络,网架结构,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好配电网发展的过渡方案,尤其对于环网接线,应有近期及远期的相应方案,对于规划方向

6、不甚明确、环网成环可能性较小的地块,不宜采用环网接线。在电缆网络分层结构中,K型站起着“节点”的作用,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宜引导用户集中建设,并以6K型站方式为主体,避免日后大规模改造。K型站规划容量不宜超过12000kVA,K型站单条出线负荷控制在4000kVA及以下,P型站则接2000kVA及以下大用户。410KV配网建设的关键点控制分析4.110kV架空线分期建设方案10kV架空线宜采用多分段三联络的连接方式,达到“手拉手”和“N-1”原则。在架空网络建设完善过程中,须注意分段建设及过渡方案的考虑。①在初期负荷较轻的情况下,可采用“一分段一联络”方式,每回线路负载率宜不大于50%;

7、②当线路负载率达到67%左右,考虑采用“二分段二联络”方式;③最终负载率以75%为宜,采用“多分段三联络”方式。以上不同方式应该是循序渐进、逐步优化的过程,并根据附近电源点的情况因地制宜、适度发展。4.2配网遵循“新出馈线、接入负荷”的发展模式,也导致了目前配电线路以放射式供电方式为主,多分段多互联的网络连结未能形成,结果事故停电、线路检修往往是“一停一片,一停一线”,既扩大了停电范围,又损失了供电量,对供电部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带来不良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