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交换技术在电力调度通信网应用

基于软交换技术在电力调度通信网应用

ID:5942199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9

基于软交换技术在电力调度通信网应用_第1页
基于软交换技术在电力调度通信网应用_第2页
基于软交换技术在电力调度通信网应用_第3页
基于软交换技术在电力调度通信网应用_第4页
基于软交换技术在电力调度通信网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软交换技术在电力调度通信网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软交换技术在电力调度通信网应用  【摘要】伴随着通信及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我国电力调度通信趋向成熟化,但是现代电力网对调度系统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系统除提供更多现实服务功能,在电力通信网电话网等多种专业网都很有应用前途,将为网络的演进做出巨大贡献。【关键词】通信工程;软交换技术;技术应用前言电力调度通信网是国家专用通信网之一,基于更新换代盐城电力调度交换系统早已采用数字程控交换机,组成独立的行政交换系统或在行政交换机中开发调度虚拟系统。实现省、市与县公司间实现2Mbps中继汇接;F.通信监控系统:采用开放式系统,分布式结构,逐步建立地区、县公司通信监控系统,

2、对全市电力通信网进行有效监控。在此,笔者基于新旧软交换技术在电力调度通信网的对比了解,进行优劣分析以供互相学习。1电力调度系统现状及问题电力调度交换网虽然能够满足电力调度时的通话需求,但系统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1设备老化部分站点调度交换机运行时间长、7故障率逐年上升,存在安全隐患,需更换性能高、可靠性高的新型设备来提高整网的安全稳定性。1.2组网架构不够成熟很多省级供电公司和下属供电公司及变电站的调度交换机之间相互独立,没有联网。随着电力建设和发展,将会有更多等级的变电站投运,这将会造成主用汇接点、备用汇接点调度交换机的槽位紧张,扩容收到限制,优化组网架构,有利于

3、适应现代电网发展需求。1.3业务接入灵活性不够传统的调度交换网络仅能提供基本的话音交换业务,不能提供基于视频和数据的多媒体通信业务,随着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口号的提出,未来的电网要求高度的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大部分传输业务(话音、图像、数据)将会采用IP方式,宽带将逐步普及,传统的PCM设备将会被逐步替代,灵活部署IP远端放号。组网更加灵活,实现不同用户类型灵活接入,易于扩展个性化功能。1.4后续维护力量薄弱电路交换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极限,随着时间的推移,现阶段主流厂商的电路交换机产品必然会退出市场。以IP技术为基础的通信技术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新设备的上线对

4、于省调、地调维护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各自履行工作职责,更加集中地管理。72软交换优势针对现在调度交换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以上问题的技术___软交换,软交换存在以下优势:2.1软交换成本低与电路交换机相比,软交换成本低。软交换由于采用了开放式平台,易于接收革新应用,且软交换利用的是普遍计算机器件,其性价比每年提高80%,远高于电路交换(每年提高20%),可见软交换在经济方面有很大优势。而用户可以向多个厂商购买各种层次的产品,可以在每一类产品中选择性价比最好的来构建自己的网络。2.2提高网络可靠性软交换将以前的电路交换的核心功能进行了分类,将功能以功

5、能软件的形式分配到分组网络的骨干网中。这种分门别类的分布式结构是可编程的,并对服务供应商和第三方特性开发商开放。由于其所有的功能都是以标准的计算机平台为基础,可以很容易地实现网络的可伸缩性和可靠性。2.3提高服务质量随着电力市场的出现以及电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电力信息系统的业务将发生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会议电视变电站视频监控(无人值守)、输变电线路监控及电厂视频监控等视频业务的出现;传统单一主机的调度自动化体系架构向客户机/服务器体系架构的转变;7监视全网运行状况,提供故障记录和分析的故障滤波系统的建设;电量计费网络系统和雷电定位系统的建设多媒体业务的出现等。2.

6、4支持各种增值业务引入软交换可以使电力通信网中计算机网和电话网更好地配合,还可以统一不同介质的网络。为以后的电力传输网、语音网、视频网和互联网的四网合一提供条件。其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建设策略及设计理念。根据电力调度业务的特点,采用“电路、软交换混合同组”的网络拓扑结构。最终实现电路交换向软交换的平滑演进。电力调度软交换组网架构如图1所示。3电力调度交换网的应用3.1电力调度软交换承载网络电力调度交换网是网络控制的核心部分,对其可靠性要求很高,承载网中QoS指标的分析尤为重要。在影响软交换承载网的QoS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抖动问题:网络节点流量超忙,数据

7、分组在各节点缓存时间过长,使得到达速率变化较大。由于话音同数据在同一条物理线路上传输,语音分组通常会由于数据分组的突发性而导致阻塞。时延问题:当前IP分组网的固有特性和低比特话音编解码器的使用,使得VoIP语音分组的端到端时延要比电路交换网中的时延大得多,组成部分也更为复杂,VoIP7应用中网络通信结构和底层传输协议的多样性,决定了时延成分的多样性。带宽问题:足够的带宽是保障业务QoS的重要手段,随着业务量增加,骨干网重载时,采用MPLSTE以及MPLSFRR等技术来保障骨干网的服务质量。接入层必须采用相应QoS机制,来保证软交换业务的质量。3.2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