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杰学术探索之路50年.doc

王希杰学术探索之路50年.doc

ID:59422173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26

王希杰学术探索之路50年.doc_第1页
王希杰学术探索之路50年.doc_第2页
王希杰学术探索之路50年.doc_第3页
王希杰学术探索之路50年.doc_第4页
王希杰学术探索之路50年.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希杰学术探索之路50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王希杰学术探索之路50年摘要:王希杰是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50年来,他不断超越创新,成为当代语言学特别是修辞学的领军人物。他建立了“三一”修辞学体系,并以他为核心形成了“三一”语言学派,其学术思想远播海外。回顾总结其学术探索之路,期待对新世纪的语言学特别是修辞学的健康发展有所助益。关键词:王希杰;学术探索;语言学;修辞学;“三一”语言学派中图分类号:H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2-0111-06王希杰1960年走上语言学研究之路,学界对他的学识才情、学术创建多有赞许。海内外不少学者对他的学术理论、学术思想自觉进行研究、阐发和

2、运用,据不完全统计,研究文章总数近250余篇,论著5部,总字数超过了260余万字,形成了一个王希杰学派——学界命名为“,三一,语言学派”。一、学术起点与学术传承1960年20岁的王希杰在《中国语文》连续发表了《列举和分承》、《鲁迅作品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反复》两篇文章,其时他还是一个大学低年级的学生。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研究生涯。王希杰说:“我在一些地方写道,我有两类老师,一类,教我现代西方语言学,如:方光煮、岑麒祥等;另一类,教我传统语言学,如洪诚、黄淬伯、钱玄(小云)等。”这两类老师的特点是,前者熟悉西方学术思想,重视理论方法,后者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重视

3、语言事实。正是这两类不同治学旨趣、不同学术造诣的导师给了他不同的学术滋养,为其成功奠定了良好的治学基础O方光泰、岑麒祥都是留学法国接受了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滋养的杰出语言学家,他们的学术思想、治学方法深刻影响了王希杰的语言学研究走向,其中方光煮对王希杰的影响尤为深刻。方先生是著名理论语言学家、语法学家和语言战略家。他对学生非常严格,在指导王希杰毕业论文第一次见面时所说的一番语影响了王希杰的一生:你在《中国语文》上发表的两篇论文,我都看过了。严格地说,这算不上科学的研究!这不过是收罗了大量的语料,加以分类,再一一分析罢了。真正的科学研究绝不是罗列事实。真正的科学研

4、究,必须是从一定的原则、原理出发,占有一定数量的可靠的语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方法论原则来加以分析,然后抽象概括为理论,最后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王希杰大学毕业留校,首先在方光景担任主任的语法理论研究室做实习研究员,师从方先生学习语言学理论。方先生对王希杰有很高期许,在方先生的指导下,王希杰专攻索绪尔、叶尔姆斯列夫和美国描写语言学,其语言观与方法论明显受到了结构主义的影响。钱玄是王希杰走上语言学之路的引路人。洪城、黄淬伯是朴学家,他们严谨的治学作风、对语言事实的高度重视,同样深刻影响了王希杰。在两类名师的综合影响下,王希杰的学术研究就体现为既重理论探索,又重语言事

5、实。二、学术探索王希杰的学术探索体现了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理论探索与积累语料并重王希杰的学术研究涉及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法学、语义学、词汇学、修辞学等语言分支学科,在语法、修辞、词汇方面用力最勤,屡有创建,在语法学上的一些独到见解的论文对语法学的研究产生了较大反响,其中在修辞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最为丰硕,代表了中国现代修辞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观王希杰50年来的学术探索,一以贯之的特点是既重视理论探索,又十分重视语料的收集积累,这是语言学界的共识。1993年王希杰的《修辞学新论》出版,胡裕树先生在“序言”中认为这是一本“三新”著作:“首先是

6、观念新:新的语言观,新的修辞学观”;“其次是:方法新”;“第三是,语料新”。概括精准,得到了广泛认同。因为王希杰致力于理论探索并不断超越创新,所以他在不同时代的研究成果都代表了该时代的研究水平。上世纪80年代的《汉语修辞学》、90年代的《修辞学新论》、《修辞学通论》、新世纪的《修辞学导论》、《汉语修辞论》等,一经面世便给学界带来新的理论冲击,并引发研究阐释的热情。王希杰对理论探索的重视,应该说与方光泰等先生的教导有直接关系。重视第一手语料的收集积累同样是他治学的鲜明特色,所以读他的书不但可以获得理论启发,而且经常被他精彩而得当的例证所吸引,甚至不时出现一些研究

7、者直接从其著作中借用例证的现象。还有的研究者不无好奇问王希杰:为什么精彩的例子都跑到你的书里去了?王希杰对语料的重视,不但体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学术交流、学术报告中,还可直接从他的有关论文、论著中得到印证。2000年出版的《修辞学导论》设专章“例子和态度”、“体系和例子”,同年撰写并发表了论文《修辞学论著写作中的例子问题》(《辽宁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2003年还专门与孟建安进行了《关于修辞学论著中的用例问题》(《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的学术对话。在这些论著、论文、对话中王希杰系统阐述了其例证观,如例子在理论建设、体系建构中的地位和价

8、值,修辞学论著中如何使用例子、如何评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