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与内(复习课简案).doc

机械能与内(复习课简案).doc

ID:59428278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5

机械能与内(复习课简案).doc_第1页
机械能与内(复习课简案).doc_第2页
机械能与内(复习课简案).doc_第3页
机械能与内(复习课简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机械能与内(复习课简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机械能与内能(复习课简案)李士金教学目标:1、巩固动能概念、势能概念、机械能概念2、巩固内能、热量、热值概念3、巩固热量计算公式教学流程:黑板上呈现汽车行驶一段路程的图,让学生说出其中包含的机械能与内能的知识,学生先讨论,然后,汇报相关内容。一、动能1、定义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3、动能的变化二、势能1、重力势能的定义、影响因素、变化2、弹性势能的定义、影响因素、变化三、机械能1、定义2、转化与守恒四、内能1、定义2、影响内能的因素3、内能与温度的关系4、改变内能的方式五、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1、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

2、、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六、热量1、定义2、符号3、公式4、单位七、热机1、种类2、工作原理3、四冲程=2转=2次往复=1个循环=1次功4、热机效率比较八、节能减排九、随堂反馈1.O0C的冰块全部熔化成O0C的水,体积将有所减小。比较这块O0C的冰和熔化成的O0C的水所具有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具有相等的内能B、O0C的冰具有较大的内能C、O0C的水具有较大的内能D、无法确定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B、冰吸热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D

3、、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下列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用砂轮磨刀,有火星迸出B、子弹从枪膛中射出时C、壶中水沸腾时,壶盖不断跳动D、液化气燃烧放热4.行驶的汽车制动后滑行一段距离,最后停下;流星在夜空中坠落并发出明亮的光;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上述三种不同现象中所包含的相同物理过程是()A、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B、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C、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物体的机械能D、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5.水的比热是煤油比热的两倍,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3,

4、则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之比为()A、3:2B、2:3C、4:3D、3:46.下列关于能的转化叙述正确的是()A、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石块从空中自由下落过程是动能转化为势能C、人造地球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势能转化为动能D、上紧的发条带动齿轮转动的过程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7.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完全燃烧热值为3.0x107J/(kg.0C)的酒精10g,假设放出的热量全部被1.1kg的400C的水吸收,则水升高的温度是()A、约650CB、600CC、550CD、500C8.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用的

5、长征3号运载火箭的第三级里装有液体状态的氧和氢。要把氧和氢液化后再装迸火箭的主要原因是()A、火箭头与大气摩擦升温,液氧和液氢汽化能吸收大量的热,给火箭头降温B、大气层外温度很低,液氧和液氢凝固能放出大量的热,使卫星保持温度恒定C、氧和氢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贮存和运输D、氧和氢液化后质量增大,能增大火箭的运载能力9.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B、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温度高的比温度低的放出热量一定多C、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的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D、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的热量、质量的大

6、小和温度变化的多少无关10.初始温度相同,体积也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接触,已知C铁=0.46×lO3J/(kg·0C)、c铜=0.39×103J/(kg.0C)、ρ铁=7.9×lO3kg/m3、ρ铜=8.9×lO3kg/m3则()A、温度从铜传到铁B、热量从铁块传到铜C、铁的温度会升高,铜的温度会降低D、二者之间无热量传递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B、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做不停地无规则的运动C、物体的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D、当物体的温度为O0C时,分子就

7、停止运动了《机械能与内能》复习课之后李士金本节复习课,我打破常规,运用了一个简单而普通的汽车行驶运动过程,作为复习《机械能与内能》的载体,让学生开放性的思考与此运动过程有关的内能、机械能知识,得出每个运动阶段中所涉及到的机械能与内能知识点。各知识点的呈现自然,过渡合理,简约,有效地提高了复习的效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的迁移能力、知识点的归纳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提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自己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复习教学的研究与探索,让学生课前能够准备得更充分些,最好用学案的形式,这样我想效

8、果会更好,随堂反馈的时间也可以更加充裕些。开放性的复习是我的一次大胆的尝试,我觉得在此过程中的生成性内容会比较多,这就需要教师能充分利用好这些教育、教学资源。随着物理新课程的不断实施,改变过去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悉心领悟新课程理念的精髓所在,精心研究、改变并重建物理课堂教学,关注教学生成,做到随机应变、随缘而成、随时反思,实现随遇平衡已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