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治疗皮下埋植避孕剂致月经紊乱23例临床观察.doc

辨证治疗皮下埋植避孕剂致月经紊乱23例临床观察.doc

ID:59429065

大小:5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25

辨证治疗皮下埋植避孕剂致月经紊乱23例临床观察.doc_第1页
辨证治疗皮下埋植避孕剂致月经紊乱23例临床观察.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辨证治疗皮下埋植避孕剂致月经紊乱23例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辨证治疗皮下埋植避孕剂致月经紊乱23例临床观察新中医1999年第5期第31卷临床报道作者:张淑娥?顾秀珍单位:张淑娥?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8(100034);顾秀珍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100034)关键词:月经失调;中药疗法;辨证分型;月经失调;病因学;避孕药;女用;副作用提要对23例皮下埋植避孕剂致月经紊乱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火旺型、肾虚肝郁型、脾肾气虚型,分别给予滋阴清热、补肾疏肝、健脾补肾治疗。结果:治愈13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

2、1.3%。月经经间出血时间由平均29天减少到6.9天,疗程最短2个月,最长4个月,平均3个月。结论:中药治疗皮卜•埋植避孕剂致月经经间出血副反应疗效满意。为探讨中医药对皮下埋植长效避孕剂引致的经问出血副反应的治疗效应,我们于1994年1月〜1995年2月对23例患者进行了辨证治疗观察,并作了治疗后3个月的迫踪观察。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卜。1临床资料1.1-•般资料本组23例,均为在我院妇科作皮下埋植长效避孕剂后引起经间期出血的门诊患者。埋植药前月经均为正常。年龄最小27岁,最大40岁,平均32岁;病

3、程最长2.5年,最短3个月,平均1.3年。皮下埋植药物后经间期出血时间最长连续4个月,最短10天,平均29天。皮下埋植药物时间最长2.5年,最短1年,平均1.7年。皮下埋植的避孕剂均为美国进口硅橡胶皮下埋植剂,含左旋18-甲基块诺酮216mg,可避孕5年。1.2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1)。2治疗方法2.1阴虚火旺型(11)例症见腰膝?软,头晕乏力,五心烦热,性急烦躁,经乱无序,出血淋漓不尽,或量少色红,舌红、苔少,脉细弦数。治宜滋补肝肾,清热凉血。方用二至丸加味。处方

4、:早莲草、女贞子、枸杞子、生地黄、仙鹤草各15g,山茱萸、牡丹皮、侧柏叶炭、血余炭各10g,三七粉(冲服)3g,生甘草6g。2.2肾虚肝郁型(7例)症见腰膝?软,急躁易怒,乳房胀痛,月经先后不定期,量少色暗红,或夹有血块,或经期延长,淋漓不尽,苔薄白,脉细弦。治以补肾调经,疏肝解郁。方用六味地黄汤合逍遥散加味。处方:熟地黄15g,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柴胡、当归、白芍、白术各10g,生甘草6g。2.3脾肾气虚型(5例)症见倦怠无力,腰膝?软,腹胀便澹,月经先期,月经量少色淡,或淋漓不尽。舌淡胖或有齿痕、

5、苔薄白,脉沉细弱。治以健脾补肾,引血归经。方用固冲汤加减。处方:炒白术30g,黄茂、党参、山药、熟地黄、锻龙骨、锻牡蛎、乌贼骨各15g,由茱萸、棕桐炭、血余炭、茜草各10g,三七粉(冲服)3g,炙甘草6g。用法:每日1齐!I,水煎2次约300ml,分早晚2次温服。治疗期间停用其它中西药。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察治疗3〜4个月判定疗效。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痊愈:治疗后月经周期、经量、经期恢复正常,其它症状消失,停药3个月经周期无复发。显效:治疗

6、后月经周期恢复到28±7天,月经量过多者比治疗前减少1/3或少于100ml,经期恢复到7天以内,其它症状消失或减轻,停药3个月经周期无复发。有效:治疗后月经周期、经量较治疗前改善,其它症状也较治疗前减轻。无效:治疗后月经周期、经量及经期与治疗前比较无改善。3.2治疗结果见附表。附表治疗结果与各证型疗效比较(例(%)证型n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阴虚火旺117(63.6)2(18.2)1(9.1)1(9.1)10(90.9)肾虚肝郁73(42.9)I(14.3)2(28.5)I(14.3)6(85.7)脾肾气虚5

7、3(60.0)2(40.0)5(100)合计2313(56.5)5(21.7)3(13.1)2(8.7)21(91.3)月经经间期出血时间由原来平均29天减少到6.9天,治疗前月经量少21例,月经量多2例。治疗后月经量正常14例,量仍少9例。治疗时间最长4个月,最短2个月,平均3个月。4病案举例汤某,32岁,1994年1月13日初诊。皮下埋植长效避孕剂1年,皮下埋植前月经正常,埋植后半年月经紊乱,月经提前8〜10天,经期长达15〜40天,并逐渐延长。初诊前月经淋漓不尽4个月余,量少,为点滴出血,经血暗红,腰膝

8、?软,疲乏无力,性情急躁,舌红、苔薄白,脉细弦滑。中医诊为崩漏,证属肝皆阴虚,阴虚火旺。治以滋补肝骨,清热凉血。处方:生地黄、枸杞子、旱莲草各15g,女贞子、山茱萸、侧柏叶炭、血余炭、棕桐炭、牡丹皮各10g,三七粉(冲服)3go每天1剂,水煎服,连服5剂。1月20日复诊:月经量较前减少,守方继服5剂。1月25日二诊:月经干净,自觉症状好转,仍守方继服。1月30日三诊:行经3日,量中等,经色红,守方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