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

ID:59434358

大小:211.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5-21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_第1页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_第2页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_第3页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_第4页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及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99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1.何谓纤维的初始模量?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如何测量?(10分)答:纤维的初始模量E是纤维负荷—伸长曲线上起始一段直线部分的斜率或伸长率为1%时对应的强力。其大小表示纤维在小负荷作用下变形的难易程度,它反映了纤维的刚性。E越大表示纤维在小负荷作用下不易变形,刚性较好,其制品比较挺括;E越小表示纤维在小负荷作用下容易变形,刚性较差,其制品比较软。2.试述棉与低强高伸涤纶混纺时,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加,其混纺纱强力、吸湿性、耐磨性、耐污性、抗熔性有什么变化?为什么?(15分)(注:棉与低强高伸涤纶的拉伸曲线如

2、下:)棉花涤纶伸长强力答:棉的断裂强力低,断裂伸长小,初始模量大,断裂功小。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加,混纺纱强力↑,吸湿性↓,耐磨性↑,抗熔孔性↓。100%%O涤含量(%)P0强力有极低值(由于二者强力相差不大而伸长能力有较大差异)。在涤/棉混纺织物中,涤纶纤维可以补偿棉纤维的坚牢度,耐磨性和强度等的不足,更突出的是赋予混纺织物优异的折皱回复性,洗后尺寸稳定性与褶裥保持性。棉也具有独特的作用,最主要的是可以提高织物的吸湿性,改善穿着舒适感,缓和织物的熔孔性,防止起毛起球,以及降低静电现象。原因:涤纶的断裂强力和伸长大,涤纶本身结构排列紧

3、密,吸湿性差,断裂功大,耐磨性好。3.织物的抗静电性能通常用哪些指标表示?如何消除纺织材料在加工和使用中的静电现象?其机理是什么?(10分)(01,4)答:衡量静电的有关指标有①静电量/单位面积;②静电压(kV);③比电阻;④半衰期。消除静电的方法:①机器接地;②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③改善摩擦条件(接触材料,摩擦速度);④导电纤维的应用;⑤静电消除器;⑥加抗静电剂;⑦织物防静电整理。机理:①可以降低纤维的摩擦系数,使在加工过程中较少发生静电;②可以增强纤维表面的吸湿性和降低纤维的表面比电阻,使已经产生的静电易于逸散,缩短电荷的半衰

4、期。4.今有一批毛/腈混纺针织绒1000公斤,其混纺比为:羊毛70%,腈纶30%,实测回潮率为12.5%,已经羊毛的公定回潮率为16%,腈纶的公定回潮率为2%,求:①该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5分)②该混纺纱的标准重量。(5分)解:5.棉纤维经丝光后,其结构和性能有哪些变化?适宜开发哪些针织产品?(10分)答:结构变化:天然转曲消失呈棒状,无定形区有所增加,结晶区有所下降,取向度视张力变化而定。性能变化:光泽、染色性改善,强力增强,延伸度下降,化学性能活泼。这些性能的变化与纤维超分子结构有密切关系,纤维素经碱处理后,碱液能深入到纤维

5、的晶区,部分地克服晶体的结合力,使晶格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虽然水洗仍不能回到原来状态,从而使超分子结构产生不可逆的变化,丝光处理也就能获得持久的效果。丝光处理时对纤维所加张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分子的取向度,从而影响纤维的强度。棉纤维丝光加工时张力适当加大,丝光后纤维的强度越高,光泽越好,丝光处理并能部分地消除纤维的弱点,提高纤维强度的均匀性。丝光后纤维的结晶度下降,无定形区增加因此使吸湿和染料吸附能力提高。6.分析影响织物起毛起球的因素。通过哪些有效措施可发送针织外衣的抗起毛起球性?(以短纤针织外衣为例)答:影响因素(1)纤维性状:a

6、.几何特征:长纤维不易起毛,越细起毛越多,异形不容易起球(抱合力大)。b.力学性质:弯曲刚度大不易起球(不易纠缠),强度小,弯曲疲劳差,易磨损的毛球易脱落。(2)纱线性状(指捻度,纱线的结构,混纺纱中纤维径向分布):捻度大不易起球,股线比单纱难起球。(3)织物结构:织物组织,经纬密或未充满系数越大,易起球。浮线短,线圈小的不容易起球。采取的措施:①使线圈长度减小;②纱线不要太细;③选择适当的捻度的纱线;④组织选择结构紧密,布面比较平整,光滑的织物组织,如纬平、提花等;⑤后整理:如烧毛、剪毛、刷毛、热定型、树脂整理。1999年硕士研

7、究生招生考试试题1.今有外贸织物小样一块,通过哪些方法可鉴别出该试样的纤维种类?其原理是什么?答:溶解法、显微镜观察法、红外光谱法。2.比较棉、粘纤、醋纤、锦纶、涤纶、丙纶的吸湿性,并分析其吸湿差异的主要原因。答:吸湿性比较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粘胶、棉、锦纶、醋纤、涤纶、丙纶。影响吸湿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纤维的内在因素。①亲水基团的作用。纤维大分子中,亲水基团的多少和极性强弱均能影响其吸湿能力的大小。数量越多,极性越强,纤维的吸湿能力越高。如—OH、—CONH—、—COOH等。棉、粘纤大分子中的每一葡萄糖剩基含有3个—OH,在水分子

8、和—OH之间可形成氢键,所以吸湿性较大。醋纤中大部分羧基被乙酸基(—COCH3)取代,而乙酸基对水的吸引力又不强,因此醋纤的吸湿性较低。锦纶大分子中,每6个C原子含有一个酰胺基(—CONH—),所以也具有一定的吸湿能力。涤纶、丙纶中因缺少亲水性基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