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安防解决方案.doc

视频安防解决方案.doc

ID:59437784

大小:636.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5-19

视频安防解决方案.doc_第1页
视频安防解决方案.doc_第2页
视频安防解决方案.doc_第3页
视频安防解决方案.doc_第4页
视频安防解决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视频安防解决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X信息化建设系统解决方案XX公司X年X月目录第1章系统集成方案31.1视频监控系统31.1.1设计思路31.1.2点位部署31.1.3传输系统41.1.4存储系统51.1.5控制系统91.1.6显示系统111.2综合报警系统141.2.1点位部署151.2.2传输系统151.2.3控制系统151.2.4系统功能151.2.5预算清单16第1章系统集成方案1.1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是安防系统的基础,也是安防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对目标环境、人员监视、监控,为保障人员安全和掌握监控区域动态提供技术支持,并在安防集成平台环境下,实现与报

2、警、广播等多个安防子系统的协同运作。1.1.1设计思路依托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本次的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全高清IPC+分散存储/集中存储”的模式进行设计,可显著提升监控画面的质量,将以前监控系统实现的“看得见”向现阶段的“看得清”跨越,可更好地服务于管理人员,加强安防的监控力度。系统存储设计以“7×24小时实时存储+报警视频备份存储”为基本原则,设计实时视频存储保存30天及以上,报警视频存储尽量长久保存,存储格式达到1080P及以上。系统显示设计采用目前主流的大屏拼接技术,采用液晶拼接屏、液晶监视器并结合LE

3、D显示屏的方式组成电视墙,可显示实时视频、录像视频、报警信息等。系统控制主要通过监控指挥中心等配备的客户端电脑、网络控制键盘等实现视频的切换显示、轮巡设置、云台的转动、镜头的伸缩等等。1.1.2点位部署1.1.2.1监控点重要程度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可根据中队各区域监控的迫切性不同,将视频监控点按重要程度分为A、B、C三类区域,A类区域必须优先完成,最终实现三类区域的全覆盖。1)A类为建筑出入口、楼梯走廊、重要人员通道等;2)B类为监控指挥中心、会议室、兵器室等;3)C类为休息区、会议室、办公室、活动中心等。1.1.2.2监控点选择原则监控点位选

4、择原则在结合监控点重要程度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出入口的人员、车辆进出管理的需要;2)人员流动的实时监控需要;3)执勤规范管理的需要;4)行政办公区日常安保管理的需要;1.1.1.1摄像机选型原则前端摄像部分的范围大小、好坏及它生成图像信号的质量将影响整个系统的质量,结合实际的监控特点,设计在选择摄像机时按照以下原则:1)监控摄像机全部选用高清网络摄像机,摄像机分辨率为1080P,画面清晰逼真,实现全天候24小时监控需要,对于光线不足的场合可选用具有红外补光功能的摄像机;2)对于楼梯、走廊等场所,考虑到这些场所较狭长的特点,可

5、选用高清网络枪机,并要求高清网络枪机支持走廊模式;3)对于需要大范围监控的场所,可选用内置云台的球型摄像机,以快速定位或追踪可疑目标;1.1.2传输系统1.1.2.1传输要求网络视频监控对传输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信号质量(完整性)、码流带宽、传输距离、传输介质、设备供电、安装布线等几个方面。要求特别注重监控系统的上行带宽,并留有余量,并兼顾摄像机在采集剧烈变动画面所产生的峰值码流;对传输距离的考虑,要从系统覆盖范围内各种环境需求出发,通过不同的传输方案,提供稳定可靠的信号传输;同时,网络性能指标应符合通信行业标准YD/T1171-2001中所规定

6、的1级(交互式)或1级以上服务质量(QoS)等级标准。例如:网络时延上限值为400ms,时延抖动上限值为50ms,丢包率上限值为1/1000等。视音频流在基于IP的网络上传输时应支持RTP/RTCP协议;图像格式为960P及以上时,网络传输的视频帧率不低于25帧/秒。1.1.2.2传输链路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网络接入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通过非屏蔽双绞线传输,根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的要求,前端设备到接入层交换机的非屏蔽双绞线传输线缆总长度不应超过100米;一种是采用“光纤+光纤收发器”的模式传输,通常用于周界围墙

7、等需要远距离传输的室外监控设备;另一种是采用无线图传,通过对传输视频进行AES128位码流加密,并且采用COFDM(编码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传输技术,将视频传输至地面站,再通过非屏蔽双绞线或者4G接入局域网,局域网主干布线采用单模光缆,并考虑链路冗余备份,本方案采用第一种模式通过非屏蔽双绞线传输。1.1.1.1网络带宽对于网络带宽规划设计来说,主要应考虑前端设备接入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互联、用户终端接入监控中心,以及网络带宽的预留。以1080P(200万像素)的摄像头为例,比特率约为4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网络带宽为4Mbps,24路摄像机所

8、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24(摄像机的路数)=96Mbps(上行带宽)即:1台接入层交换机如果同时接入24个1080P视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