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综合测标有 题是自编或改编题.doc

几何综合测标有 题是自编或改编题.doc

ID:59445056

大小:14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24

几何综合测标有 题是自编或改编题.doc_第1页
几何综合测标有 题是自编或改编题.doc_第2页
几何综合测标有 题是自编或改编题.doc_第3页
几何综合测标有 题是自编或改编题.doc_第4页
几何综合测标有 题是自编或改编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几何综合测标有 题是自编或改编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几何综合测试标有题是自编或改编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若∠1与∠2互余,∠1=20°,则∠2=.2.在△ABC中,若∠A=40°,∠B=30°,则∠C=.图23在矩形ABCD中,AC为对角线,若AC=3㎝,AB=2㎝,则BC=.4.如图1,两圆有多种位置关系,图中不存在的位置关系是(原创).5计算cos45°+tan60°=.6.如图2,由12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拼成的六角星图案,绕中心旋转一定的角度后能与自身完全重合,则其旋转的角度至少度(改编)7.如图3,在矩形ABCD中,矩形A

2、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若不增加任何字母与辅助线,要使得矩形ABCD是正方形,则还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改编)8.圆柱底圆半径为2cm,高为5cm,则圆柱的侧面积为㎝2图39如图4,小明用木板挡住两个相似三角形△ABC和△MNG的一部分,若∠A=65°,∠B=70°,∠M=65°,则∠N=.(改编).10.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铁丝框按图5的规律摆放成一列图案.(前一个菱形铁丝框的中心是后一个菱形铁丝框的一个顶点)(1)第4个图案中菱形共有个;(2)第n个图案中菱形共有个.(原创)…图5第1个第2个

3、第3个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1.如图6,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DE=2,则BC长为( )图6  A. 4  B. 3   C. 2   D.112.如图7,点P是∠α的边OA上的一点,且点P坐标为(3,4),则sinα的值为()A.B.C.D.图713.如图8,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14.如图9,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下列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A.

4、AC⊥BDB.AC=BDC.OA=OCD.AO=OD图915.如图10,Rt△ABC沿直角边BC所在的直线向右平移得到△DEF,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BC≌△DEFB.∠DEF=90°C.AC=DFD.EC=CF16.如图11,是一个正四面体,它的四个面都是正三角形,现沿它的三条棱CA、CB、CD剪开展成平面图形,则所得的展开图是()A图11DCB三、(本大题共3小题,第17题6分,第18、19小题各7分,共20分)17.如图12,点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在正方形ABCD外有一点E,满足AE=CP、BE

5、=BP.判断BP、BE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图1218.如图13,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过点O作一条直线分别交AB、CD于点M、N,在直线MN上截取OP=OQ.图中共有几对全等三角形?请把它们都写出来(不要求证明).图1319.如图14,线段AB是一张圆形纸片⊙O的直径,将圆形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O重合,折痕CD与直径AB相交于点E.(1)已知CD=8cm,求⊙O的半径.(2)⌒⌒试问AC与OC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原创)------折叠,考察圆的有关性质.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

6、8分,共17分)20.如图15,司机发现前方十字路口有红灯,立即减速,在B处踩刹车,此时测得司机看正前方人行道的边缘上A处的俯角为30°,汽车滑行到达C处时停车,此时测得司机看A处的俯角为45°.已知司机眼睛P与地面的距离为2米,求汽车刹车后滑行距离BC的长度.(结果保留根号)(原创)考察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21...如图16,点B为线段AD上一点,AB=2BD,分别以线段AB、BD向外作等边三角形ABF和等边三角形BDE,⊙O是△ABF的外接圆,连结FE交⊙O于点N,交AD的延长线于点M.(1)求证:直线BE是⊙O

7、的切线;(2)除(1)的结论外,另外写出三个至少经过两步推理得出的不同类型的结论.(改编)(1)考察圆的切线的判定图16(2)问有很多答案,我列出了9个五、(本大题共2小题,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9分,共1622.如图17,将一个等边三角形纸片沿一边的中线剪开,如图①②,按照图③拼成一个直角梯形ABCD,点A、G、D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BC,点P是BC的中点,连接AP、PD.(1)求证:BC=AB;(2)判断△PAD的形状,并加以证明.(原创)图17-------剪纸、拼接23.如图18,在矩形ABCD中,AB

8、=4,BC=10,将矩形纸片如图18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折痕为EF,连结EC.(1)判断四边形AFCE的形状,并加以证明;(2)求出四边形AFCE的面积.(改编)----折叠考察矩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勾股定理、方程思想.解题关键:证明AE=AF六、(本大题共2小题,第24小题9分,第25小题10分,共19分)24.如图19,操作:三角尺ABC是等腰直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