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理论及研究综述.doc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理论及研究综述.doc

ID:59445365

大小:6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5-24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理论及研究综述.doc_第1页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理论及研究综述.doc_第2页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理论及研究综述.doc_第3页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理论及研究综述.doc_第4页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理论及研究综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理论及研究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理论及研究综述摘要:主要从融资需求理论、信贷配给、宏观经济政策三个方面展开综述和评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中小微企业产生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而信贷配给问题的研究引入人力资本因素扩宽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理论的研究领域,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着重考虑此因素。中小微企业极易受宏观经济政策冲击,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应对此特别的重视。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融资结构;信贷配给;宏观经济政策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4-0108-031融资

2、需求与融资结构1.1权衡理论Modigliani和Miller(1958)以无信息成本和税收等为假设,提出MM定理,认为小微企业的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只与其盈利能力有关,因而不存在最优的资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税收环境因素,对MM模型进行修正。认为,小微企业的负税率越高,其负担的债务就越多,从而导致债务的“税盾效应^(Modigliani&Miller,1963)。之后,Miller(1977)又进一步考虑了个人所得税,提出了“米勒模型二该模型指出,对小微企业征收个人所得税会打消小微企业追求税盾优惠的

3、积极性或激情。随后Masulis(1980)对米勒模型进行扩展,提出了静态权衡模型。提出,小微企业负债水平与其破产风险成正相关关系,边际利息率就会随着小微企业债务负担的加大,破产可能性的提高而上升。因而,他指出,小微企业最优的资本结构由两部分决定即新增债务的边际税收减免利益和边际破产成本。为此,Myers(1984)在以上研究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静态权衡理论(STO)o他指出,小微企业资本结构类型依赖于它所要达到的目标,需在负债收益和成本之间进行取舍。Ang(1991)运用权衡理论分析小微企业,他

4、认为小微企业由于大多为独资和合伙企业,其破产成本大部分由个人负担,因此,小微企业基本上没有追求税盾利益的倾向,其最优融资结构也只能依赖于自身。当小微企业向银行或富有亲友借款筹资时,需对借款利息收益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一般情况下,使其花费的累计利息要比靠借债所获得的避税收益要大。并且,Pettit&Singer(1985)也得出相关解释,他认为,小微企业盈利能力低于大企业,小微企业很少选择税盾效应来进行债务融资。而关于负债的成本,一般认为,小微企业由于破产的风险比大企业更大,应尽可能避免用债务融资的方式来筹

5、资。1.2新优序融资理论Myers(1984)提出融资次序理论(P0H)。该理论认为小微企业的融资选择是先内源后外源,即先选择无交易成本的内源融资,然后再选择外源。而外源中,先选择交易成本较低的债务融资,然后再是股权融资。该融资次序理论主要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短期融资需求,只强调信息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未考虑中小微企业的规模和信用条件等影响因素,加之中小微企业信息的不对称,该理论的基础假设不能被经验数据所支持。为此,Ang(1991)考虑了所有者资金注入的问题,提出了修正的融资次序理论即新优序融资理

6、论。该理论强调:小微企业融资顺序先是未分配股息的内源融资,然后再是进一步向所有者筹集资金,最后才是外源债务融资。该理论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比较适用,已成为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的主要理论模式(Holmes&Kent,1991;Ang,1991;Norton,1991)o并旦有很多相关研究都认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行为比较符合新优序融资理论(Gallo&Vilaseca,1996;Poutziouris,2001)o但Garmaise(1997)作出相反的解释:新优序融资理论是以信息不对称为基本假定前提的,如果

7、风险资本家比中小微企业主掌握的信息更准确、更真实、更及时,先外源债务融资、再外源权益融资的正常次序就有可能会反过来。此外,Howorth(2001)的研究也作出了相似的解释:由于很多小微企业害怕控制权的丧失,不可能完全遵循通常所说的融资次序。新优序融资理论比较适用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结构问题。由于它解释的是中小微企业在特定的制度约束条件下对增量资金的短期融资需求,很难揭示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资本结构动态变化趋势,但张捷、王霄(2002)指出,Berger&Udell的融资周期理论能大部分弥补新优序融资理论

8、的缺陷。1.3金融成长周期理论Bsahlman(1990)&Wetzel(1994)认为,刚创立的企业绝大部分主要是靠初始贸易、内源和夭使融资方式来筹集资金,并对其产生强烈的依赖性。这是因为初创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不透明问题严重,很难从银行等中介机构获得外源融资,在创立的初始阶段只能靠初始内源融资,之后步入成熟稳定阶段才是向商业银行借款的外源融资oBerger&L'dell(1998)研究表明:中小微企业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其信息限制要求、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