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苹果矮砧栽培利用现状和发展建议

山西省苹果矮砧栽培利用现状和发展建议

ID:5945676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9

山西省苹果矮砧栽培利用现状和发展建议_第1页
山西省苹果矮砧栽培利用现状和发展建议_第2页
山西省苹果矮砧栽培利用现状和发展建议_第3页
山西省苹果矮砧栽培利用现状和发展建议_第4页
山西省苹果矮砧栽培利用现状和发展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苹果矮砧栽培利用现状和发展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西省苹果矮砧栽培利用现状和发展建议  近30多年来,世界苹果栽培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乔砧稀植→乔砧密植→矮砧密植。矮砧密植栽培因生长势一致、易管理、果品质量高,已成为世界现代苹果栽培发展趋势。欧美等苹果发达国家矮砧密植果园已达90%以上,然而至今我国矮砧密植果园仅占12%,山西省作为一个苹果大省,矮砧苹果面积仅占苹果总面积的5%,严重制约了广大农民增收增效。所以,大力发展矮砧密植果园已成为我国今后苹果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1山西省苹果矮砧栽培利用现状据作者深入全省重点市县果树业务部门、合作社、果农等实地考察,保守统计,截止2011

2、年底,我省发展矮砧苹果面积1.7万hm2,仅占苹果总面积的5%,基本为矮化中间砧。全省矮砧苹果分布以运城市居多,约1万hm2,占全省矮砧苹果栽培面积的60%;其次为临汾市和晋中市,分别为0.27万hm2和0.2万hm2。其中运城市临猗县、芮城县、万荣县和临汾市翼城县矮砧苹果栽培面积最多,晋中市矮砧苹果栽培面积较大的有平遥县、祁县、榆次区、太谷县等。山西省矮砧果园大部分是以果农家庭为单位(占总数的76.7%),土地面积在0.13~0.477hm2,不能集中连片。果园设施大多比较落后,拥有水渠、管道灌溉条件的果园占总数的56.7%,滴灌灌

3、溉的占总数的6.7%,道路硬化、滴灌的占总数的6.7%,无任何灌溉设施占总数的30%。山西省苹果生产中应用的矮化砧木主要有SH系、M26、M7、MM106、LS系。其中,在2000年以前,主要用M26作为中间砧用,近几年发展的矮砧果树几乎全是SH系,目前面积已远超过M26。矮化中间砧苹果园普遍采用八棱海棠和山定子作基砧,苹果品种以富士为主,占70%左右,其他品种有丹霞、红星、嘎拉、华冠等。矮砧苹果园栽培密度各地间差异较大,其中运城市以(1.5~3)m×(2~4)m为主,1hm2栽990~3300株,临汾市、晋中市及其他地区县以(2~3

4、)m×(3~4)m为主,1hm2栽990~1650株。矮砧苹果园所采用的树形主要以纺锤形为主。山西省矮砧苹果园大多是在21世纪以后发展的,15年生以上的仅占10%,11~15年生的占20%,5年生以下的占70%。2山西省苹果矮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部中纬度大陆性气候区,发展苹果产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而且拥有自主选育的本土SH系矮化砧木,但矮砧栽培面积却远低于周边省市,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2.1各级政府部门对发展苹果矮砧密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7由于山西省70%是丘陵和山地,山多、坡多,平地少,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重粮

5、轻果的传统观念。各地市为了进一步提高种粮大户的积极性,鼓励粮食种植规模化发展,出台了种粮补贴政策;而对发展果树没有任何的倾斜政策,使果农种植积极性不高。同时苹果矮砧苗木昂贵的苗价也使许多果农望而却步。2.2矮砧果园面积小、布局分散,不利于集约化生产山西省目前还没有出台发展苹果矮砧密植园的长远规划,各级政府几乎不指导、不参与当地矮砧果园的筹建。虽然山西省大部分市县都发展了一定程度的矮砧果园,但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主体多以农户为主,土地分散,不集中连片,难以进行机械化操作,显示不出矮砧密植果园省力、节能的高效性,影响了广大果农发展矮砧

6、密植果园的积极性。2.3苗木质量良莠不齐,导致建园质量差培育矮化中间砧苗木,育苗程序比普通乔化苗多嫁接一次,一般情况下从播种基砧种子到成品苗出圃至少需要3年时间,必然比乔砧苗木出圃周期长,育苗成本高。正规育苗单位苗木质量有保证,但价格相对较高,果农贪图便宜,常购买一些散户培育的劣质苗木,甚至是速生苗。加之砧号混乱等原因,使新建园树体参差不齐,需多年补栽,园貌整齐度不高。7另外,采用3~4年生裸根大苗建园,技术不到位,造成缓苗期长,成活率不高。矮砧大苗树体高大,秋季栽植后不便埋土越冬,故一般均在次年春季栽植。但山西省春季干旱、寒冷、干燥

7、多风、降雨稀少、土壤墒情较低,部分地区苗木种植后甚至不能及时灌溉,导致苗木成活率较低,造成建园次年或是第3年的补栽使果树树冠大小不一,给管理带来极大不便。同时,这些也导致了建园时间长,成本居高不下,并且矮砧果树早花、早果、丰产的优势不能充分显示,严重挫伤了果农发展矮砧果园的积极性。2.4没有形成一套适宜苹果矮砧密植栽培的技术模式7目前山西省发展的主要是SH系矮砧果园,但缺乏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模式,良砧良法不配套:(1)栽植密度不适宜。不能根据SH砧木的矮化特性及品种特性等确立栽植密度。一些果农的矮砧果园栽植密度过稀,比乔砧密植果园产量

8、提高不了多少,不能充分利用土地、光能、水肥等资源,而一些果农的矮砧果园栽植密度过密,不便于机械化操作。(2)树形不配套。现有SH矮砧果园树形主要以小冠疏层形、改良纺锤形等为主,但修剪基本上采用传统的乔砧树形修剪技术,骨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