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ppt

第1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ppt

ID:59458113

大小:4.92 M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9-15

第1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ppt_第1页
第1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ppt_第2页
第1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ppt_第3页
第1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ppt_第4页
第1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资料: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迎面扑来,这时你会急忙寻找避雨地点,并迅速跑过去。你是靠什么器官发现天气突然变化的?通过感觉器官判断下雨同所有生物一样,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只有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乌云:看——狂风:感——闪电:看——雷鸣:听——视觉(眼睛)触觉(皮肤)视觉(眼睛)听觉(耳朵)眼和视觉观察与思考——观察人眼球结构和照相机结构示意图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照相机的结构示意图思考与讨论(1)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在拍照时,镜头、光圈和

2、胶卷分别起什么作用?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就是物理学中的透镜成像原理。拍照时镜头起调节物距(像距)的作用,光圈起控制光线的作用,胶卷起感光的作用。(2)观察下图,说说眼球的晶状体、瞳孔、脉络膜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晶状体瞳孔脉络膜视网膜镜头光圈暗室的壁胶卷相当于眼球照相机你记住了吗?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眼球的结构眼球壁内容物外膜中膜内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巩膜:白色,坚固,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虹膜: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睫状体:由睫状肌构成,调节晶状体曲度脉络膜:营养眼球,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又叫视网膜,含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

3、刺激折射光线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透明胶状物质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图解:2.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示意图(1)说出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过程。(2)形成物像就能产生视觉吗?视觉的形成过程:物体反射的光线在视网膜成像经视神经传导大脑中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想一想:1.在光线到达视网膜之前,经过哪些结构?2.有人摔伤了后脑勺,结果就失明了,为什么?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仅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图像还不够,还必须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的一定区域(视觉中枢),才能形成视觉。3.有一个小女孩,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她看不见周围的物体,想一想,这种眼睛可能是哪部分

4、发生了病变?提示: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眼球结构的完好视神经没断视觉中枢正常可能是视神经受损或视觉中枢受损。近视及其预防近视的矫正近视的原理快来讨论吧!一、近视的原因是什么?二、怎样矫正?三、怎样预防呢?晶状体过凸(使形成的物像拉近,不能落在视网膜上)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前面)凹透镜“三要”近视眼的预防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四不看”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进一步探究该图是猫在明亮和黑暗环境中瞳孔的变化。猫能通过调节瞳孔的

5、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人的瞳孔大小能改变吗?设计一个实验,观察自己在明亮和黑暗环境中瞳孔的大小。也可以同学间相互观察。并对观察结果作出解释耳与听觉:观察与思考:假如人失去听觉,以下场面各会出现什么情况?听不到电话铃,无法接听电话。听不到同学的讨论,很难积极参与交流。耳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鼓室半规管前庭耳蜗收集声波声音进入中耳的通道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把声音传到听觉神经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通道咽鼓管1.耳的结构和功能图解:2.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

6、中枢形成听觉声音信息长久以来,人们对耳聋的发病情况认识和重视不够。其实,耳聋的发病率很高,耳聋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1985年全球听力残疾人数为4200万,1995年为1.2亿,到2001年增加到了2.5亿。在16年中增加了6倍!在我国,据估计有听力障碍的残疾人约2700万,占残疾人总数的首位,其中聋哑人200多万,七岁以下聋儿有80多万。小资料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音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新增聋儿3万余名。据人口调查统计,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重度听力障碍者约占1‰~3‰。据估计,不同程度听力障碍者在人群中的比例,4

7、5~64岁为14%,65~75岁为30%,75岁以上者高达50%。总之,如何降低聋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和及时发现、早期治疗,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1.防药物中毒药虽然能治病,但有些药有很强的副作用,吃的量过大或不适当,会造成听力下降,甚至耳聋。2.防噪声过大的声音,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它们能损害人的听力。要注意远离噪声。当突然出现噪声时,可用手把耳堵住,或张大嘴巴。3.防进水游泳或洗澡、洗脸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球棍轻轻放进去,把水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